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坚决反对,绝不承认和接受。这说明

              ①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主权作为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不容侵犯 ④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重新抬头及美国所谓“重返亚洲”所造成的东亚乱局,我国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对外:我国一方面坚定地重申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外交,在河内发表《新时期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另一方面,派出渔政船、海监船常态化巡航钓鱼岛;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含钓鱼岛空域,宣布对识别区实行有效的管控。对内:不为外部势力所动摇,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迈着坚定的步伐。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 东南亚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但我国与该地区个别国家在南海诸岛主权上存在着争端。据此,有同学认为:”我国坚决捍卫南海诸岛主权将会导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受阻。”

              (2)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 3.

              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提出以下主张: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维护网络安全,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的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以上主张的“政治生活”依据。

            • 4.

              随着中国侨民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中国更加关注全体公民安全,更加注重在紧急状态下施展全球影响力。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后,中国方面第一时间派出航班相继撤出683名在尼泊尔境内的中国游客。中国政府积极撤离境外中国同胞

              ①彰显中国外交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         ②承担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责任

              ③是中国政府积极行使管辖权的体现         ④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将处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对此,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7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

              材料二:2016年2月2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如约来到江西。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习近平表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这并不是习近平首次向广大党员干部强调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足迹已经遍布革命老区: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铜川、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 革命老区有优秀的红色精神。

              习近平多次到老区,既是对老区人民生活的牵挂,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洗礼。正如习近平所说:“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能动性的哲学知识分析“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的正确性。 

            • 6.

              对于菲律宾政府单方面提出仲裁,我国领导人指出,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在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议上,中国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争端解决方案。中国政府将继续遵循《联合国宪章》确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这说明(   )

              ①主权国家应履行尊重别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义务 

              ②岛屿争端的实质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竞争、合作和冲突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④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这段话表明,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 )

              ①坚持主权国家的平等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②坚定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

              ③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④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力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8.

              材料:2015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说到,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亚太在这方面要走在世界前面,努力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要提高亚太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

              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的合理性。

            • 9.

              2016年6月24日英国全部计票结果显示,“脱欧”一方支持率为51.89%,而赞成“留欧”的投票者占48.11%。赞成“脱欧”的民众比例占多。这是欧洲一体化60多年历史进程中,首次出现成员国通过全民公投的形式决定正式退出。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关于英国公投“脱欧”的提问时表示,中方注意到英欧关系公投结果,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她说,中方愿意继续同英国合作,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进展同时也会继续积极发展同欧盟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欧盟是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③通过公投的形式做出决定说明英国是全民民主的国家

              ④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表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

              作为域外国家,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同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进程。这表明

              ①我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②我国在国际社会积极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  ③我国是促进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