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2015年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对比情况

              年份

              GDP增速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

              2014

              7.7%

              46.9%

              48.2%

              3.7%

              2015

              7.4%

              48.2%

              51.2%

              4.8%

              注:①2015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312亿元,同比增长12.4%。②2015年美国GDP增速为2.2%,日本GDP增速为-0.2%,法国GDP增速为0.5%;2010年中国GDP增速为10.45%,2016年中国GDP增速预测达到7%左右。

              材料二 盘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金句”:比如谈及经济新常态,指出“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谈及环境治理,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谈及富民政策,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谈及对外开放,指出“开放也是改革”。这些“金句”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三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记者会并讲话。习近平表示,会议一致认为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有助于开拓亚太经济增长新源泉,提升竞争力,符合各成员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会议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确立了在2025年前实现加强软件、硬件和人员交流互联互通的远景目标。我们承诺按照蓝图的构想,加大投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亚太互联互通网络,为实现亚太发展繁荣,夯实互联互通的基础。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2)  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角度,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的必要性。

              (3)  有一种蓝天白云叫做“APEC蓝”这是网民对北京APEC期间天气的称呼。虽然只是一个戏称,却让人看到治理空气污染的希望。结合所学知识,以“留住APEC蓝,从我做起”为题,发出倡议。倡议中提出两点具体要求即可。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精准帮扶力度,在2020年前实现现行标准下57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将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让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

              材料二 在谈到国际合作时,习近平强调,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可以相信,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对世界的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让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会越来越大的理由。

            • 3. 2016年3 月23 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六国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冶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澜湄合作机制的启动(  )
              ①有助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②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体现了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间合作的作用
              ④说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材料一

              注:2007年,中国开启第一列高速列车,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8万公里,且远不会停止建设。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8万公里高铁线路。
              材料二: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材料三: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新丝绸之路),其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对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建设,这又将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无限商机。“一带一路”涉及高铁建设规模达到2.63万公里,占全球高铁建设计划规模的28.3%,占中国有望参与海外高铁总里程的76%,项目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泰国、柬埔寨及东南亚地区。也将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包括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大力支持,进而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
              (1)图1、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不断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积极意义。
            • 5.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出席G20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在演讲中把脉世界经济“向何处去”的焦虑,向世界描绘了站上新起点的中国经济,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五个坚定不移,是对中国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另一种阐释,也是中国给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五味中药,必将引领世界经济的航船扬起“中国帆”。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关于经济发展新路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集中体现为一国对国际经济规则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影响力。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不仅越来越必要,而且越来越有利于改善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经济基本上游离于全球经济之外,我们只是国际经济规则的旁观者。 第二阶段以“入世”为标志,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遵守者。第三阶段,即成为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材料三:中国举办G20峰会,不是出于什么外交“面子”,而是维护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平衡的重大战略选择。峰会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20个国家达成了“五个决心”的杭州共识:第一,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继续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运用好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等多种有效政策工具,共促全球经济增长。第二,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全球增长开辟新路径。第三,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落实各项金融改革举措,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第四,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 第五,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同意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和《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

              (2)用政治生活有关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努力提升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 6.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 020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  

              “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引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

              材料三 

              适应经济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近年来,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了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一大批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不仅重视打击国内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还加大力度保护海外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和国家的相关经济权益。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能成为制造业新引擎的依据。(14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12分)

            • 7. 新常态,新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
              材料一:

              2010-2014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增速和进出口总值(亿元)
              注:据杭州海关统计,2014年浙江省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进出口6906.2亿元人民币,增长5.8%;其中出口5629.2亿元,增长11.2%。
              表:2011-2014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网络零售与居民网络消费情况(单位:亿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30.6135461513816905.3
              全省网络零售总额1069.72027.43821.255641.57
              居民网络消费总额820.751305.52261.983192.78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浙江省是“一带一路”共建的省份,杭州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就应当发挥特色优势,依托跨境电商园区平台,入驻企业可以共享物流、信息和仓储等电商全产业链服务,让本土企业有更加迅捷的渠道走出去,引领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平稳创新发展。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简述我省政府应如何依托跨境电商园区推动经济的平稳创新发展。
              (3)依据材料二,运用“走近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体现的道理。
            • 8. 2014年5月,中国与肯尼亚正式签署蒙内铁路项目合作协议。该铁路将由中国公司承建,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将惠及铁路沿线的非洲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促进发展是中非共同关注的主题
              ③体现了中非平等互信、合作共赢
              ④国际援助是促进非洲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但“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在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总理的话说明(  )
              ①霸权主义在当今世界愈演愈烈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消除霸权主义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全上,中国政府呼吁参会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这表明(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协调国家间利益
              ④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