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龙岩模拟)当供需错位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当某些市场主体在崇尚暴富偶像、互联网神话的时候,H企业却在长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凭借着对寂寞和孤独的忍耐,对持续创新的坚守,创造了一个个商业奇迹。2015年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39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消费业务收入预计超过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0%;其主打产品智能手机年销售突破1个亿台,居中国零售市场排名之首,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H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把企业文化打造成企业之魂,推动着企业管理改进与提高。其2015年精心制作的题为“芭蕾脚”的广告(如图)成为该企业文化的最好注解。广告中,一只脚穿着优雅的芭蕾舞鞋光鲜亮丽,另一只脚却赤裸着、满是伤痕。美与丑、优雅与不堪,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人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这其中(芭蕾脚)有引以自豪的艰苦奋斗、以苦为乐、敬业爱岗的企业文化,也折射了中国品牌在海外筚路蓝缕、努力开拓的不懈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打造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2)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芭蕾脚”广告创意的理解。
              (3)感悟“芭蕾脚”内涵,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拟一条座右铭。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各国或出席国际重大会议时,不仅多次引用国学经典,也入乡随俗,引用出访国家的谚语俗语、名人名言,甚至巧妙地进行中外名言的搭配,生动形象地表达中国发展与各国友好合作的期望,阐述了“开拓与别国合作,欢迎各国搭乘便车”的中国态度。
                  2015 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说,“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2015年4月,习近平在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其中引用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后,又补了句中国古话“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希望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015 年11月,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有句古语:‘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我期待着访问期间同越南领导人进行深入沟通,规划今后一个时期中越关系发展方向,使中越关系行稳致远。相信只要中越携手共进,加强合作,必将开创中越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中越两国共同发展繁荣。”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互鉴方式对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知识,分析为什么世界各国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3)请你就如何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互鉴提出两点建议。
            •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如何落实改革的各项顶层设计则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落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既要对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15个改革方面全面推进,又要优先在收入分配、养老、社会保障等关键环节作出实质性的大胆突破;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统筹性和协同性,各部门各地方需要发扬改革“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局部和基层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整体和局部、中央和地方的有机统一。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发布标志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主要特征,一是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转型;二是目前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日益融为一体,迫切需要文化体制改革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化解社会风险中的引领;三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面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问题。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落实改革的各种要求的合理性。
              (2)指出材料二体现了“文化与社会”的哪些道理。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深入挖掘高风林等八位行业顶级技工的典型故事,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高风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做出了竞出贡献。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十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时间允许的误差。否则会瞬间被烧穿或是被漏焊,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35年来,从高质量的操作,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再到创新生产工艺,高凰林不断攀越焊接技术酌高峰。高凤林三十五年的品质坚守,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实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雄冠垒球,但高能耗、低技术、低创新、低附加值让“中国制造”难以真正扬眉吐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需要要弘扬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依据。
              (2)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据此有人认为,劳动者和企业只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我国就能建成“制造强国”。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召开“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主题班会,请你就如何向大国工匠学习谈谈自己的两点打算,拟出一份要点或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总字数10字以内。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1月,半月谈杂志社主办“大足与敦煌对话”文化论坛,共同研讨敦煌与大足石窟艺术的价值与未来,共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道。敦煌是起点,大足是句点。跨越近千年,成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两座奇异的高峰,文明传承特别是佛教文化传承的两颗明珠。
              材料一  甘肃敦煌石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实践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是佛教文化艺术宝库,展现了石窟艺术在北朝、隋唐之际的鼎盛风貌。在戈壁沙漠间,敦煌石窟代表了石窟艺术至高的起点,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重庆大足石刻,中国南方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5万余尊石窟造像演绎了石窟艺术于宋代步入晚期后的再度辉煌。在长江流域的群山之中,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融合交汇,大足石刻也体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风格,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句号,并于1999年成为中国第二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概括“北敦煌,南大足”的文化共性。
              (2)“大足与敦煌一南一北,保留着华夏文明的优秀基因,承载着丝绸之路的文明印记,敦煌是起点,大足是句点,跨越近千年,成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两座奇异的高峰。”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上述段论述所蕴含的哲学理念?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大足和敦煌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提出你的看法?
            • 6.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必须
              ①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③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④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的话语权、领导权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7.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祝贺。贺信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这说明(      )
              ①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③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8. 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 河北献县发现的唐代古墓,出土了三彩执壶、白瓷碗、铁熨斗、黑釉灯盏等器物,反映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该发现佐证了(  )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灵剪纸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一度举步维艰,面临失传。为了让剪纸文化焕发活力,广灵人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加大对剪纸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广灵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重见天日;突破民间剪纸的一般理念,把剪纸与绘画的技巧完美结合;面向市场,创设广灵剪纸品牌;创办剪纸培训学校解决人才青黄不接难题;利用各种平台推销自己,走向国际舞台,使广灵剪纸远销十多个国家。通过不懈努力,广灵剪纸得以发扬光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广灵剪纸第六代传人高清红勇担重任,成立青红剪纸艺术有限公司,用市场的力量唤醒传统文化。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带动下,全县上万农民从事剪纸产业;由高清红创新的“剪纸加减法”独成一家,把传统的广灵艺术推到了创作新阶段。为了扩大影响,注册“广灵剪纸“商标及网站,同时,积极与国际组织合作,把这一民间艺术推向国际市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回答,广灵剪纸给其他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哪些成功的经验?
              (2)结合材料二回答,“市场的力量”是指什么,并运用“公司经营”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用市场的力量唤醒传统文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