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
            • 2. 下列关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④理解、包容和吸收所有的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 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举行。这次文博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主题,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就要(  )
              ①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坚持文化多样共存,互鉴共进,合作共享   
              ③遵循民族文化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④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德国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我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以茶会友品人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差异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优劣
              ②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才能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③通过交流与合作,其他文明的一切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④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在这一活动中(  )
              ①需凸显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英戏剧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③应通过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要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提高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6.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必然要求。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C.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7. 文学家钱钟书认为“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由此可见(  )
              ①世界各国文化应相互交流,共同繁荣
              ②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相同的
              ③文化是世界的,要拒绝民族文化特色
              ④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共同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8. 阅读下面材料: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军事访问,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黄金时代”。
                  材料一  在访问期间的中英工商峰会上,习主席就开拓中英合作新局面提出“深、通、实、新”四字建议:“深”即增进政治深度互信;“通”即加强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对接上的沟通;“实”即具体合作中要注重实际效果;“新”即合作的内容、方式、方法上要突出创新。
                  材料二: 2015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是继2008年“时代中国”和2012年“艺术中国”活动以来,两国间的又一次国家级大型人文交流合作项目。中英历史证明,尽管两国制度、文化不同,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两国文化、中英关系就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做好“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动对于进一步推进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简析“深、通、实、新”四字建议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何、如何做好“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动?
            • 9. 材料一:二十年前人们还不清楚互联网是怎么回事,网络认知模糊。“触网”21年,网络意识日益增强。目前全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络购物迅猛发展,网络观念深入人心。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网络强国战略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二: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乌镇会议必将开启各国文化“美美与共”的新时代。
              (1)材料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谈谈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启各国文化“美美与共”的新时代。
            • 10. 2014年11月,由梅葆玖指导的《梅兰霓裳》在天津海河剧院成功上演受到观众赞赏。该剧在保留梅兰芳大师经典唱段的基础上,运用三维虚拟影像等手段再现。梅葆玖说,在创新的道路上,一切现代手段都是为京剧服务的,京剧的“根”不能变。这表明(  )
              ①吸收外来文化就会失去文化民族特色    
              ②注入时代特色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