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1月14日,中埃文化年开幕式在埃及卢克泰盛大举行,中埃两国顶尖艺术团队、超200人的演出阵容共同打造一场“文明对话”盛宴。中埃的“文明对话”(  )
              ①是两种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的盛宴
              ②是源远流长文化之间再续辉煌的盛宴
              ③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有利于消弭差异,共创文化共同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

              互联网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已遍及全球,覆盖全世界,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经济、政治、文化……

              材料一:当前,我国政务微博账号达24万个,政务微信账号已逾10万个。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断高涨,政务微信公众号从数量到影响力,已是一支不容忽视的传播力量。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悄然开始了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试图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助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材料二:慕课,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互动的特点,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在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慕课课程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一门课程可同时容纳数万人学习,学习者不分国籍,可24小时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还可通过讨论等方式交流学习体验。对于学习者而言,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世界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因此,从2008年全球第一个慕课的2300个注册用户,到目前主要几大慕课平台的数百万用户,短短几年间,慕课就经历了从悄然无声到井喷的变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务使用互联网对我国公民和政府有何积极影响。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慕课为什么能推动文化传播与创新。

            • 3.

              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就越快越广,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   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

              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   ④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办的层级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多边峰会。

                材料一  G20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在与会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体现了共迎挑战的伙伴关系精神。杭州峰会积极推动G20成员加强政策协调,聚焦共识,妥处分歧,加强彼此正向联动。二是明确了世界经济的前进方向。G20成员聚焦创新增长议题,共同制定了《创新增长蓝图》,以及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三大行动计划。三是展现了谋求共同发展的决心。杭州峰会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G20不仅属于二十国,也属于全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G20杭州峰会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


               材料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一开始,诗情画意的图片就迅速刷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 这场艺术盛宴,借助全息投影的科技手段在全自然环境中,营造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山、水、花、月的氛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的成果,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更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

            • 5. 2014年9月12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充分体现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展示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邀请亚非、欧亚、亚洲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关联国家优秀演展项目参加文化节。同时邀请甘、青、宁、新、闽、桂等国内丝绸之路沿线省区优秀演展项目,组织陕西本地优秀文化代表性演展项目参加艺术节活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举办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2)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意义。
            • 6.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开幕,并在山东17个设区城市广泛展开活动;参与的剧目门类数目将突破原来的50多台,杂技、京剧、舞蹈等大门类将包括多种小种类,如舞蹈中包括双人舞、单人舞、团体舞等,京剧中包括对生、旦、净、末、丑的分别评价等;在宣传方面,“十艺节”的活动将像竞技体育项目一样被多家媒体转播;除了政府参与组织活动外,“十艺节”将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十艺节”结束后,山东建设的标准化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各演出场馆和公共场馆将充分为百姓所用。
              材料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是“十艺节”的重头戏,交易额超过9亿元,是上届演交会交易额的5倍。从其成倍增长的交易额更折射出我国演艺市场正逐步走向繁荣发展,力图寻求走出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1)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十艺节”举办的意义。
            • 7.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3年7月21日,韩国文化院携手韩国CJ集团、中国华润集团联合主办的“中韩文化交流节”在北京拉开序幕。该文化节通过现场演绎经典韩国传统歌舞、《BIBAP》及拌饭秀等极具韩国特色的节目,让在场民众零距离体验了一次最具代表性的韩国文化及表演。尤其是《阿里郎》,悠扬的曲风和高亢的演唱,更是让现场观众连连叫好。CJ集团不仅在中国推进韩国文化,也在韩国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第五届“中国电影节”也提前于6月在韩国多个城市举行。电影节期间11部优秀的中国大片在韩国展映,让韩国观众领略中国电影的魅力。
              (1)中韩文化交流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中韩文化交流的意义。
            • 8. 2010年6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多伦多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双方就继续推进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胡锦涛提出:中俄双方要紧密配合,在俄罗斯成功举办“汉语年”基础上,全面促进人文合作。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2)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 9. 在2006年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波特系列的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0:1,即引进10本,输出1本。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
              ④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 10. 中俄建交60年来,中俄加强文化交流,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使两国传统友谊深入人心。从文化角度看,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是两国(  )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