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黑龙江日报》载文强调,要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这充分说明(   )

              A.加强自身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B.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 2.

              (9分)前段时间在达州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三个小学生看到一位老婆婆摔倒,于是上前将其扶起,谁知刚被扶起的老人却死死抓住孩子的手,说是孩子们将她撞倒了,然而三个孩子却坚持自己只是扶起了老人,并没有撞倒老人。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再次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也成为引发人们对当今社会道德、良知是不是滑坡的忧虑与思考。事实上,从2006年的彭宇案至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善行义举不胜枚举,一个又一个“最美”人物用他们的行为在默默地宣示,真善美从未离我们远去,而是时时处处存在于我们身边。任何时候,在关注发生纠纷的“摔倒”个案时都不能忘记,“最美”远比“诬赖”更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使国人面对此类事情“与其一味痛心道德缺失,还不如从自己开始,唤醒真善美的人性”?

               

            • 3.

              如果你的家乡有个公益性文化设施欲免费开放。请你为它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C.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南京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 4.

              “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最美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艾起”等道德典范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     )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以增强诚信意识为原则
              C.以集体主义为重点
              D.以职业道德为基本要求
            • 5.

              某校时政兴趣小组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以“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绘制以下两幅图。请你欣赏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简析“一岛一带多中心”格局的正确性。(12分)

              (2)根据图说,谈谈美丽厦门战略布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12分)

              (3)结合基层干部和群众1的看法,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为建设美丽的社区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9分)

              (4)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从群众2和群众3的看法中选择一个进行评析。(9分)

               

            • 6.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2012年山东省开展“山东好人,每周之星”推荐评选活动。胜利油田退休工人谢树华就是“山东好人”之一,他好事干了一辈子,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诠释了他“做好事,就快乐”的幸福生活。

                  材料二 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的通知。“我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我们有中国人最美好的传统——善良。”张丽莉老师以勇敢的护救谱写了美丽动人的人生诗篇。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学习活动,就是要大力弘扬她热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情怀,以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共同书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史诗。

              (1)谢树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10分)

              (2)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张丽莉的崇高情怀。(10分)

              (3)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为有效开展学习张丽莉活动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6分)

               

            •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某高中开展“诚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诚信精神

              ①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④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 2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寻重自然,保护耕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做到“五谷实,草木关多,六畜落息,国富兵强” (《管子》)。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人工施肥法和轮作制,来解决因土地持续耕作、利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土地肥力降低问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度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l)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角度分析,在发展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如何发挥“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作用。(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 12 分) 

               

            • 9.

              ( 2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寻重自然,保护耕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做到“五谷实,草木关多,六畜落息,国富兵强” (《管子》)。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人工施肥法和轮作制,来解决因土地持续耕作、利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土地肥力降低问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度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l)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角度分析,在发展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如何发挥“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作用。(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 12 分) 

               

            • 10.

              材料一:

              注: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杭州市政府本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杭州,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三   为了我们共同的蓝天,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2013年10月27日,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的“无限极2013世界行走日”活动在杭州启动,近6000多人参加了全程约7公里的行走活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关知识,说明开展“无限极2013世界行走日”活动的意义?(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