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67年5月23曰,针对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性,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死亡率急剧增高的局面,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定新药的大项目一一“532”项目正式启动.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32”项目,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她领导的研究小组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要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药方,并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最后找出了青蒿素,“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事业带来了曙光。 2015年10月5曰,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既另外两名科学家,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用中文作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屠呦呦在介绍当年研究发掘青蒿素的历程时指出,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关键的文献启示、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和团队精神等,都是成功必须。屠呦呦在演讲中还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通过继续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1)屠呦呦的获奖是怎样体现她的人生价值的?他的成功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2)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
              (3)结合材料,就宣传中医药拟定两条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线15个字以内。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多年从未熄灭过的窑火,一千多年陶瓷烧造技艺的代代相传,一千多年陶瓷烧造历史的深入浸润……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民间口口相传、师徒言传身教,甚至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延续和继承,使景德镇具有十分深厚而无与伦比的陶瓷文化土壤。今天的景德镇仍然保持着旺盛艺术生命力,正努力打造这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国家文化产业特区,使这座古老的“世界瓷都”再造陶瓷文化辉煌。
                  中国陶瓷近万年的发展历史给后人创造和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艺术传统。然而十分遗憾的是,在中国陶瓷艺术界,尤其是在“世界瓷都”景德镇,或许由于长期轻视理论研究、轻视历史借鉴、生活在自我陶醉的小天地里的缘故,多数创作者只知道有瓷艺术,已然淡忘了陶艺术,更不明细陶瓷艺术实际上是由瓷艺术和陶艺术共同构成的;既不完全了解西方现代陶艺,又不完全知悉中国传统陶艺,实际上是一种“无本”又“无源”的“创作”。其结果除了大量模仿和抄袭西方的“形”之外,艺术上可以说毫无建树;在无良商家的恶意操控和误导下,景德镇不少颇具艺术创作天赋的陶瓷艺术家在追逐金钱的游戏中迷失了方向,结果致使景德镇当下的艺术陶瓷之同质化、庸俗化、退步化现象日益严重……
              (1)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材料中陶瓷创作者的错误。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应如何走出陶瓷文化发展中面临的窘境
              (3)结合材料,请你为打造景德镇特色国家陶瓷文化产业特区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8-20个字之间)。
            • 3. 材料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屠呦呦因“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对几千种中药的筛选、排除,在190次失败之后,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终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但在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在中国举行会议,屠呦呦被安排向西方医药学家介绍研发青蒿素全面情况。中国人自己发明的青蒿素在毫无保护状况下流失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屠呦呦强调,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经过继承、创新、发扬,它的精华能更好地被世人认识,能为世界医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屠呦呦能够成功研制青蒿素的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对中医中药如何为世界医学作出更大的贡献提出建议。
            • 4.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材料一“当你老了,头发花白……”这首脍炙人口、打动无数观众的歌曲《当你老了》取材于爱尔兰诗人威廉-叶芝1893年创作的同名爱情诗歌。2015年1月,在“为你读诗”节目中,百度CEO李彦宏再次朗读了这首《当你老了》,点击量高达300万次,“为你读诗”以“每天为你读一首诗歌”的方式,倡导一种摒弃浮躁与麻木、回归柔软与真挚的诗意生活方式,如今已拥有200万固定听众,累计传播5亿次,覆盖海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此影响,近年来各种与诗歌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和APP纷纷涌现,吸引了大量诗歌爱好者。今天的诗歌,已是全民共享的盛宴。
              材料二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农村纷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涌现出不少农民身份的诗人。湖南湘阴县“农民文学奖”的评比中,鹤龙湖镇农民危勇创造的18字《咏鸡》诗(“鸡,鸡,鸡,是嘴向天啼,三更呼明月,五更唤晨曦。”)斩获第二届“农民文学将”,被誉为“农民诗人”。当然,也有网友质疑农民诗作的价值和水平,认为这首《咏鸡》诗是抄袭,炒作。对此危勇说:“我是农村人,镇上家家养鸡养鸭养牛,不写这些,写什么?”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诗歌能成为全民共享的盛宴。
              (2)有人说:“诗不是诗人的专利,生活的感动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诗人”。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诗歌创作规律的两点感受。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文艺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猴年新春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和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明确要求,也为新时期的舆论力量指明了发展方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精品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主次矛盾的知识说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使命为什么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3)请你为文艺如何出精品提两个合理化的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