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 2.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云南滇红集团受邀参加冬奥会“中国之家”活动,让俄罗斯人民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 3. “越是本地的,越是世界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主要是为了说明(    )
              A.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4.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古城北京被彻底改建,城墙和城门被陆续拆除。据说建筑学家梁思成当年曾为此流泪,抱着一块城砖对拆城墙的人说:“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梁思成之所以流泪,因为他深知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A.一个国家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       B.一个国家全部历史事件的凝结
              C.一个国家宗教发展的集中表现       D.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5. 2011年夏天,“我唱北京”计划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拉脱维亚、阿尔巴尼亚、巴西、墨西哥、乌拉圭八国20名青年歌唱家,会同6名中国青年歌唱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突击“速成”中国歌剧。一个月的时间,“老外十中国”的化学反应给观众奉献出了一道形式别致的文化盛宴。“北京计划”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不同文化可以相互借鉴融合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世界遗产,这是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
              ①是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我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既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民族文化的个性
              ④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展示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7. 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8. 2011年兔年春节碰上了情人节,许多“80后”“90后”的青年产生了这样的困惑:真不知道是陪父母、给亲戚拜年,还是陪恋人一起过节?材料启示我们
              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自觉抵制西方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D.融入世界文化潮流,淡化民族特色
            • 9. 10月13--20日,2011.海峡两岸神农文化祭活动在湖南省炎睦县隆重举行。活动以“共祭两岸始祖、回承神农文化”为主题,两岸5000多人参与共祭,盛况空前。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10. “在和西方人打交道时,别动不动就一脸羡慕的样子,一厢情愿地去套近乎,还是要培养一下自己的文化优越感。”这种观点
              A.错误,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
              B.错误,违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正确,看到了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D.片面,不懂得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结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