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而且颠覆了传统商业运行模式,也使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悄然变化。
              材料一借助,叶车软件进行网络预约拼车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的出行方式。这一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喝彩声,又有质疑声。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运力资源浪费、经济与环境效益低等问题。网络预约拼车前景光明。但也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行业从业人员进入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偷逃税费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民众的出行安全和隐私权等无法得到保障……网络预约拼车前景不容乐观。
              (1)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二  足不出户就能缴水电费、闲时拿着手机在网上购物、付款只需打开手机扫二维码……这样的生活场景,在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然而,仅仅3年时间,百姓的支付方式就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支付“足迹”也有了价值。使用网络付款的客户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在后台能看到这些人的年龄结构、性别、职业分类等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推送的营销信息就能更精准、更具个性化,帮助商家更简单、更高效地做生意,客户体验也更好。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商家是如何利用每个人的“支付足迹价值”的。
              材料三  如今,大数据已是互联网应用的大趋势。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其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V,数据量大( Volume)、速度快(Velocity)、类型多(Variety)、价值( Value)、真实性(Veracity).在人大代表履职方面,大数据也大有可为。大数据服务有利于代表从过去主要是通过开会、调研等方式获取履职信息,到享受“大数据服务”保障体系履职,通过网络服务平台获取更多履职信息。
              (3)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同时请你就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支撑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4年全国网购消费额达27898亿元,占全国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10%,而且还在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便利,营销渠道的拓宽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诚信缺失,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网络欺诈、夸大宣传、退货困难等问题频频发生。
                  材料二  2015年3月13日,广东省质监局公布了首次对电子商务产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在抽查的156批次电商产品中,发现假冒产品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47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30.7%.其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最高的是玩具,达到60%,其次是箱包皮具,达到50%。
                 材料三  2014年1月26日,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是,相关的管理规定还不尽完善,工商总局正加紧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的法治建设,严惩网络售假。
              (1)结合材料,概述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措施。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工商总局依法严惩网络售假的原因。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材料一诚信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涵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据统计,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40亿份,履约率约50%,每年企业因信用缺失导致的损失足以修建三条京沪高速铁路,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作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诚信缺失呼唤诚信的价值回归。有关专家指出,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1)中国搞市场经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信用信誉。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必须追求诚信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分析有关专家论断的正确性。
                  材料二中华民族素有向善崇德、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Q市积极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学习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的传播手段,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开展“诚信好公民”等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励市民;发起‘日行一信、日行一善”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市民每天讲诚信、做善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该市的精神坐标。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Q市是如何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有人认为:“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应主要靠政府的落实,而不在于公民。”请分别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4. “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信用制度。我国即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成后,我国每个公民一生都将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信用帐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关德。但在今天,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种种缺失诚信的情况屡见不鲜。对此,有人认为,诚信缺失,都是市场惹的祸。
              (1)诚信缺失都是市场惹的祸,请你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如果诚信缺失,必然会破坏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实践证明,信用既需要国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信经济社会环境,也离不开公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2)运用《政治生活》或《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和公民怎样为构筑诚信经济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治的道路上正面临着不少问题。从国家层面上看,法律法规尚不规范;市场监管方面过多采取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对市场主体的行政干预多;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方面还存在着地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各类市场主体的实际法律地位不平等。从市场主体层面上看,通过民事或行政诉讼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还不强;一些市场主体唯利是图、缺乏诚信,遵守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不强,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面临考验。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指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结合材料,说明政府依法行政的政治意义。
              (2)鉴于上述材料反映的有关情况,如果你是一一位经济界政协委员,请就国家层面或市场主体层面(任选一个层面)书写一份《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提案。
            • 6.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表为2009年、2011年、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表。
              如表

              项目             年份
              2009年2011年2013年
              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金额(万亿元)3.76.010.2
              网络用户购物规模(亿人)1.22.03.1
              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带动从业人员规模(万人)80013501680
              网络购物快递企业营收规模(亿元)1987811380
              注: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易的各类商务活动的总和
              材料二  当前,网络售假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网络售价问题是网友投诉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意义。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所示问题。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中国传统社会崇尚诚信,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其内涵与时俱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诚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材料二: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近年来,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诚信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的哲学依据。
            • 8. 材料一  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为此某班学生以“诚信--人生的通行证”为主题开展课堂讨论,以启发学生们进行道德思考。下面是学生发言中引用的名言摘要。

              (1)任选其中两位学生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就如何培养公民诚信,提升道德素养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二  目前社会上信用缺失的行为屡见不鲜,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等现象广为存在。为此,我们应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实现诚信由道德自律向法律规制的转变。
              (2)运用《政治生活》中法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做才能减少失信行为。
            •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是对多年来我国依法治理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和依法治国规律性认识的深化。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打击网络谣言犯罪提供了量刑标准,对网络谣言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2014年,一大批造谣传谣的微博账号、网站被关闭,一批利用互联网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员被查处,运用法治方式破解网络治理难题,使得新媒体时代网络防谣进入新常态。
              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体数量众多,乡镇4万多个,建制村(居)80多万个,登记企事业法人1000余万家。这些基本社会单元的法治化程度,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法治化水平。要把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法治精神体现在、落实到各类社会主体的活动之中,首要的要求就是依宪治国,依宪行政。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网络谣言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谈谈政府与媒体面对网络谣言所应发挥的作用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就政府如何坚持依宪治国,依宪行政提出合理化建议。
            • 10. 近年来,南京、天津、南通等城市相继发生路人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诬告的事件,当面临老人跌倒时,“扶还是不扶”成为民众近期热议的话题。某校高三学生为此开展了“拒绝冷漠,温暖社会”的研究性活动,现邀你参加讨论。
              【调查分析】同学们首先开展了“如果你遇到老人跌倒,会怎么做?”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拨打120或110
              求助
              赶紧扶起老人,并设
              法联系老人家属
              为避免不必要麻烦,
              当作没看见

              很纠结,不知所措
                  79%.    14%    2%    5%
              (1)请从哲学角度分析以上调查数据。
              【观点碰撞】在继续探讨“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被诬告的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时,有同学认为,市场经济发展,民众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阴暗心理就越明显,社会道德水准就越低。(2)请分别运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可行性建议】同学们课后还收集到以下资料:
              ◆一例败德的突发事件,会引起一些报刊和网络媒体的亢奋、躁动以及持续、深度的追踪报道。而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摔倒被扶后得到感谢的事例,却难以成为报刊和网络媒体关注报道的对象。
              ◆许多案例中倒地的老人都是弱者,他们的家庭可能没办法承担受伤后的治疗费用,而社会也没有健全相应的医疗或救助保障,于是产生了讹一个是一个的念头。
              ◆有专家指出,对于施救者也要有法律保护。比如,要制定给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
              (3)请结合上述材料,并根据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就如何才能“扶得起老人”给相关部门提三条合理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