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而且颠覆了传统商业运行模式,也使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悄然变化。
              材料一借助,叶车软件进行网络预约拼车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的出行方式。这一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喝彩声,又有质疑声。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运力资源浪费、经济与环境效益低等问题。网络预约拼车前景光明。但也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行业从业人员进入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偷逃税费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民众的出行安全和隐私权等无法得到保障……网络预约拼车前景不容乐观。
              (1)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二  足不出户就能缴水电费、闲时拿着手机在网上购物、付款只需打开手机扫二维码……这样的生活场景,在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然而,仅仅3年时间,百姓的支付方式就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支付“足迹”也有了价值。使用网络付款的客户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在后台能看到这些人的年龄结构、性别、职业分类等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推送的营销信息就能更精准、更具个性化,帮助商家更简单、更高效地做生意,客户体验也更好。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商家是如何利用每个人的“支付足迹价值”的。
              材料三  如今,大数据已是互联网应用的大趋势。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其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V,数据量大( Volume)、速度快(Velocity)、类型多(Variety)、价值( Value)、真实性(Veracity).在人大代表履职方面,大数据也大有可为。大数据服务有利于代表从过去主要是通过开会、调研等方式获取履职信息,到享受“大数据服务”保障体系履职,通过网络服务平台获取更多履职信息。
              (3)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同时请你就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支撑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2. 当前,在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过程中,面临行业准人/信用环境、监管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
              ①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优化提升公共服务
              ②完善市场准人制度,创新行业监管方式
              ③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④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信息应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4年全国网购消费额达27898亿元,占全国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10%,而且还在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便利,营销渠道的拓宽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诚信缺失,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网络欺诈、夸大宣传、退货困难等问题频频发生。
                  材料二  2015年3月13日,广东省质监局公布了首次对电子商务产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在抽查的156批次电商产品中,发现假冒产品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47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30.7%.其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最高的是玩具,达到60%,其次是箱包皮具,达到50%。
                 材料三  2014年1月26日,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是,相关的管理规定还不尽完善,工商总局正加紧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的法治建设,严惩网络售假。
              (1)结合材料,概述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措施。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工商总局依法严惩网络售假的原因。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材料一诚信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涵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据统计,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40亿份,履约率约50%,每年企业因信用缺失导致的损失足以修建三条京沪高速铁路,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作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诚信缺失呼唤诚信的价值回归。有关专家指出,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1)中国搞市场经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信用信誉。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必须追求诚信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分析有关专家论断的正确性。
                  材料二中华民族素有向善崇德、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Q市积极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学习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的传播手段,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开展“诚信好公民”等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励市民;发起‘日行一信、日行一善”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市民每天讲诚信、做善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该市的精神坐标。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Q市是如何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有人认为:“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应主要靠政府的落实,而不在于公民。”请分别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5.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表为2009年、2011年、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表。
              如表

              项目             年份
              2009年2011年2013年
              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金额(万亿元)3.76.010.2
              网络用户购物规模(亿人)1.22.03.1
              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带动从业人员规模(万人)80013501680
              网络购物快递企业营收规模(亿元)1987811380
              注: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易的各类商务活动的总和
              材料二  当前,网络售假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网络售价问题是网友投诉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意义。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所示问题。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中国传统社会崇尚诚信,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其内涵与时俱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诚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材料二: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近年来,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诚信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的哲学依据。
            • 7. 材料一  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为此某班学生以“诚信--人生的通行证”为主题开展课堂讨论,以启发学生们进行道德思考。下面是学生发言中引用的名言摘要。

              (1)任选其中两位学生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就如何培养公民诚信,提升道德素养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二  目前社会上信用缺失的行为屡见不鲜,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等现象广为存在。为此,我们应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实现诚信由道德自律向法律规制的转变。
              (2)运用《政治生活》中法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做才能减少失信行为。
            • 8. 马拉奔驰、怒砸冰箱……近年来,一系列激烈的消费者维权事件,说明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对于有远见的企业来说,尊重消费者是基本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损害消费者权益,最终会以损害市场规则和社会信任为代价。同样,只有与时俱进加强法制建设,才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迎来首次修改。
              (1)简要指出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请就加强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提出你的建议。
            • 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诚信缺失现象频频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在今年两会上,代表们认为失信行为不止于生产、销售领域,诚信美德应重回中华大地,因为诚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请综合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论述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 10. 之所以要以“诚”相“贷”,是因为诚信(  )
              ①影响着银行的资金安全②决定信贷资产数量③是经济活动健康发展的保证④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