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201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创下近年来最大降幅,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问题的比重由2011年的13%提高到2015年的17.9%;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嘀嘀打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某省根据《意见》精神,把科技创新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本省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引导企业建立“资源节约-产品生态-工艺和谐”的生态创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节约化、生态化控制,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产学研联动”的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依据并谈谈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作为的。
            • 2.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在中华大地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号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改革开放35年我国经济发展成就

              表:我国的市场化程度(%)
              1978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10年2012年
              市场化程度563.566.570.575.577.5
              注:50-65%为转轨后期市场经济,65-80%为欠发达市场经济或相对成熟市场经济,80%以上为发达市场经济或成熟市场经济。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图与表有什么联系?
                  材料二  四川省某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针对《决定》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提出要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工作目标:行政审批要“瘦身”,更要“健身”。一方面调整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已有100项行政审批项目被调整和取消;进一步清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抓配套措施的建立和完善,提升政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该市的上述做法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启示?
                  材料三  为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2013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提出了38项禁令,旨在管住“吃”、管好“住”、管控“行”、管制“游”,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政风廉政建设。这是继中共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之后的又一举措。
              (3)我国政府应怎样落实好党中央的上述规定?
                  材料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请谈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志着福建的生态省建设由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福建省长苏树林表示,《意见》是对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肯定,也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我省正在抓紧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的具体实施方案,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材料二  福建省自2001年起就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力度大。多年来,福建省节能降耗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始终保持全国前列,特别是森林覆盖率连续37年冠居全国。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福建省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义。
              (2)福建省公民应如何正确进行政治参与,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献计献策?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说明福建走文化振兴繁荣之路是怎样体现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材料四  2014年,《来自星星的你》这部被称为自社交媒体以来最被热议的韩剧,剧集在我国还未完结时在中国视频网站上的点击量便已超过10亿次。下图是福建某中学几位同学就韩剧的热播展开讨论的场面。

              (4)请你参与其中讨论,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阐明应如何正确看待韩剧热潮。
            •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2013年两会的热门话题,美丽中国从雾霾中突围。
                  材料一        浙江工业废气排放情况表(2006-2010年)
              项目20062007200820092010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1470217467176331886020434
              燃料燃烧废气排放总量(万吨)92161154288811191313480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82.9077.5971.5967.7067.80
              烟尘排放总量(万吨)19.5017.2016.4917.9717.40
              粉尘排放总量(万吨)22.0020.3017.1316.8313.90
              浙江省生态保护指数得分图(2007-2008年)

              注: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占GDP比重2008年为2.42%.,全国平均水平为1.49%;2008年浙江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5.1%,全国平均水平为70.1%;2008年浙江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9.6%,全国平均水平为66.8%。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根据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个人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企业和个人应该怎么办?
              (3)结合材料二,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谈谈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
            • 5. 2013年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及四川盆地多次出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引发公众对空气质量尤其是PM2.5的关注。
                 材料一  2013年“两会”期间,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呼吁国家加快修订大气污染等方面的法律,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但也有代表指出,目前治理环境污染还存在许多困难和压力,做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材料二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少了爆竹声,年味就淡了许多。然而,燃放爆竹对环境的影响也很明显。广州决定从今年起停办已连续举办18年的春节焰火晚会;郑州取消今年元宵节焰火晚会,并倡议市民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春节要不要禁放爆竹,在网友中引起了热议,也产生了一些分歧。
              正方:燃放爆竹既污染又浪费,要禁。
              反方:不燃放爆竹没有年味,不要禁。
                  材料三  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近年来,海南省H市高擎“生态立市”的旗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重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生态立市战略被列入“十二五”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目前治理环境污染存在的困难和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二,请你在正方或反方中任选一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论证该观点。
              (3)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谈谈你对海南省H市生态立市战略的理解。
            • 6. 近日国家环保部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将PM2.5列入监测项目,并提出分期实施新标准的时间要求: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2013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15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2016年1月1日,全国实施新标准。”。(“PM2.5”就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有市民认为,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立即实施,不应分期实施。理由在于:
              其一: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按照新标准将有2/3城市不达标。
              其二: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超过沙尘暴,早日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是全体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
              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的基本内容,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爆发了一场生态革命,扭转了持续恶化的环境危机。
              目前,中国人也日益认识到国内环境质量问题的严重性。
              (2)治理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减少污染、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