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十年磨一剑”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于2015年2月25日完成全部文本的草签,这将对中韩及东亚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中韩贸易概况
              国家项目             数值同比±%
              中国进出口总值(单位:万亿元人民币)26.43出口:14.3949
              进口:12.04-0.6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9.135.1
              机电类产品出口值8.052.6
              7大劳动密集类产品出口2.984
              消费品进口值0.93614.9
              中韩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2354.65(占韩国整体贸易额的25.74%)对华进口:902.797.9
              对华出口:1451.86-0.5
              注: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预计对中国GDP增长将贡献1-2个百分点。中国向韩国出
              口排名前三位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同时,在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继续保持优势。而韩国在电气、音像设备、光学、照相、医疗设备、汽车及其零附件等方面占据优势,将给中国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韩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正在向第三次升级迈进,大消费时代已经来临。目前中国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旅游、4G网络、文化传媒、电子信息等消费出现大幅增长。2014年访问韩国的中国游客达720万人次,经济效益有望达22万亿韩元。仅春节期间,就有近13万人到韩国旅游购物。
              (2)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反映的这一经济现象的认识。
            •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非金融投资指银行、基金、证券、保险、信托、权证、黄金投资以外的投资。2014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流入中国的资金出现了结构性改变,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1)图表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观点说明上述图表现象产生的原因。
            • 3.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材料一  2008~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材料二  有分析认为,到2018年中国人网购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将达到20%.但是,网络不是万能的,电商的乱象也日益严重。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虚假促销、虚假评价和不公平条款等问题首当其冲。此外,顾客变得更加敏锐,他们发现网购不一定带来最大的实惠,也渐渐觉得,无论网购还是实体店消费,购买到价格公道、质量有保证的商品才是符合“初心”的需求。
              材料三    有人说,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体现着平等、开放、共享的特征。它表现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海量数据取胜、专注到极致、注重口碑。可能你做到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都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想问题。
              (1)分析材料一的经济信息。面对材料二中的情况,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商企业的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阐述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意义。
            • 4. 材料一:2013年上半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单位:亿元)
              投资分布金额增幅
              按产业服务业306.2912.43%
              制造业264.41-2.14%
              按地区东部地区511.741.69%
              中部地区55.7715.75%
              西部地区52.3332.54%
              注:今年1至6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630家,同比下降9.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9.84亿美元,同比增长4.9%。
              材料二:GDP(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计)和GNP(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计)都是一国用来衡量经济增长总体水平的核心指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国经济增长呈现GDP与GNP差距扩大的趋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GDP的增长普遍快于GNP。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信息。
              (2)如图为1993-2012年我国GDP、GNP堆积数据点折线图,根据图中的数据请你判断A折线代表    、B折线代表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如何才能实现GDP和GNP的协调发展?
            • 5. 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大原则,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一

              注:(1)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程度。(2)至2013年底,我国某地区城镇户籍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例在35%左右。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材料二
              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城乡、区域整体差距明显,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偏低,目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为3. 6: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20年内,按照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算,到2030年还将有3亿农民真正摆脱土地的束缚,获得真正的市民地位,在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城里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新增的城市人口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巨大,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
              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很多人误认为城镇化就是盖洋房、建工厂,致使城市建设的文化价值被大大忽略;城市建筑缺乏文化传承与积淀,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待提高……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已经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社会”以及“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
              材料四“人的城镇化”是当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整个进程强调“以人为本”。随着一座座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人们的居家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身边的生活既充满幸福和快乐,也伴随着烦恼和忧愁,当我们遇到了下列事情时,又当何去何从?
              (4)运用《政治生活》相关观点,完成下列表格。
                设定主体  具体情境    具体做法
              假如我是普通公民①(请勿在此处答题)通过信访举报制度、新闻媒
              体舆论监督制度等,行使监
              督权,实行民主监督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本小区由于交通配套设施不
              合理,居民饱受出行难之苦,
              有人向人大代表反映
              ②(请勿在此处答题)
              假如我是    
              (请勿在此处答题)
              居民小区养犬人数日增,引发
              养犬人和不养犬人的矛盾,存
              在较大的治安隐患
              主持调解居民矛盾;协助维
              护社会治安;召集居民会
              议,制定社区公约等
              假如我是户籍民警新生婴儿父母到派出所登记
              户口未带齐相应证明
              ④(请勿在此处答题)
            • 6. 网络己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电子商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中国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见下图

              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电子商务的低门槛为许多人提供了一个创业的平台,也为许多企业的产品找到了市场。回顾历年“双11”,其成交额呈几何级增长,2009年,淘宝在“双11”发起“品牌商品五折”活动,当天销售额1亿元;2010年同一天,销售额翻了9倍,增至9.36亿元;2011年,成交额飙升至52亿元;2012年,仅天猫就达成了132亿元,且超越美国2012年网络星期一创造的单日120亿元记录,成为全球最大购物狂欢节。2013年的“双11”促销活动,支付宝交易额达350.19亿元。同时,电子商务领域也存在从业者素质不高、虚假促销、贩卖伪劣商品、快递变慢递、不开发票、监管不力、维权困难等现实问题。
              材料二:近日,某市纪委向社会招募了首批24名微博廉政观察员。这批观察员来自党内外,有教师、警察和普通企业职工,并且普遍具有较强的网络影响力。通过引入廉政现察员,加强收集网民投诉,解答群众疑问,加强廉政监督,拉近党与群众的距离,必将成为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良性转变的重要力量。
              (l)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现状,并分析发展和完善电子商务产业将会怎样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政党知识,请你谈谈设立民间网络廉政观察员对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良性转变的认识。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冋题。
              “国以农为本,粮以种为先。”种子作为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有种子企业8000多家,但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超过全国市场的5%;我国的育种研发通常采取国家出资、科研单位育种、种子公司经营的模式,部分国有种子企业产权不清,经营效率不高。在我国,品种选育仍以常规的品种间杂交为主,育种周期长、效率低,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依靠生物技术育种阶段;农村市场上没有商标、没有使用说明的种子相当普遍。不论是育种者、生产者还是种子经营者普遍比较缺乏产权保护 意识,种子质量糾纷时有发生,市场监管难度大。
              令人欣慰的是,种子产业发展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 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各级人民法院加强对种子纠纷案件的审理,维 护了种子市场秩序。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视种子产业发展的意义。对于材料中提到的问题,种子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决?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机关应如何依法保障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 8.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阐述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9. 在燃煤、汽车尾气和局地扬尘等污染的共同作用下,近期我国的雾霾天气时有发生。2013年12月初发生在包括上海在内的中东部地区的雾霾,持续时间之长和污染程度之严重,在当地历史上罕见。如何治霾,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老百姓的高度关注。
              有市民认为:我国的治霾方略只有与历史上伦敦或洛杉矶的治霾方略一样,才能取得成功。他的依据是:
              (1)伦敦1952年的毒雾事件,根于城市燃煤污染,为此英国出台相关法律限制企业和居民燃煤,治霾最终取得成功。
              (2)洛杉矶上世纪40年代爆发的雾霾危机,主要于汽车尾气,为此洛杉矶出台相关法案,对石油和汽车企业进行限制并研发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最终解决了雾霾问题。
              运用哲学常识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评价这位市民陈述的依据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 10. 阅读材料,回答以“F I司题。
              材料一: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状态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社会心态是社会状态的“睛雨表”和“风向标”。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积极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社会心态与社会状态的关系。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