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2月20~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留住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调”;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城市的特色应当呈现为各个时代、各具风格特点的历史建筑。
                  一座历史性建筑,带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息,从它的建筑结构、牌匾画幅、装饰雕刻,都能领略到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保留历史建筑的风格,可以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的血脉,也是为城市建设增加设计借鉴,甚至可以让城市的建筑生态有更丰富的内涵。在现代高楼大厦逼仄的空间里,历史文化建筑点缀其中,市民在历史文化中穿梭,能感受到对城市历史沧桑感的认同。
                  让城市发展更“自然”一些。要把握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二者和谐共生。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内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栽能力相适应,控制对自然环境最小的人工干扰,最终实现从摇篮再回到摇篮的目标。
              (1)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留住城市的文化基因需要保护好历史建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应如何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二者的和谐共生。
              (3)结合材料,请就留住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提出两条建议。
            • 2. 2015年国庆长假期间,两位游客在青岛吃饭,点菜时服务员称大虾38元一份,结账时被告知38元一只。事发后,物价局对饭店处罚9万元。物价局此举(  )
              A.用司法手段规范了市场秩序
              B.有效解决了市场调节弊端
              C.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信用体系
              D.有利于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 3. 6月23日江苏盐城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龙卷风,造成98人遇难,800多人受伤,有人说:人在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只要发点火,,就是大灾难,所以要保护环境。

              但是人类环保护保意识还是不强,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费450亿双一次性木筷,大约耗木材166万立方米,砍伐约2 500万棵大树。世界约有29%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每年约有2 0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对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和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导致大量物种灭绝

              运用环境伦理知识,说明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应怎样增强环保意识?(8分)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材料二  作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绿色发展、节能减排无疑是2016年两会的重点议题之一,也成为两会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GDP增速已经转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都进入新的阶段,经济转型、能源转型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十三五”节能减排的新形势、新目标,都成为政府、企业深化改革、推动能源革命、适应新形势科学调整和完善节能减碳的政策思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党和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由。
              (2)联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我国应怎样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并列举出三条可行性措施。
            • 5. 材料  进入2014年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雾和霾双预警,其中江苏西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导致这样的极端天气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安徽省相关部门启动《安徽省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除通过各渠道加密发布健康和提醒信息外,将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还将采取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等强制措施。对于未来如何减少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专家建议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倡导全民参与的绿色出行。
              从辩征唯物论角度谈谈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 6.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

              粒物,被认为对健康最有害。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2012

              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这个自去年起迅速升温热词,正式进入国家标准,并再次令公众聚焦城市环保话题。

              目前,人类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树立健全的环境意识?(12分)

            • 7. 11月11日,又称“双11”,这个原本因包含4个“1”被人们戏称为“光棍节”的日子,自电商淘宝在2009年的“双11”进行折扣促销创下销售纪录后,被赋予新的意义。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在过去的两三年中飞速扩大,预计2014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将达到3.1亿人,市场交易额有望达到18155亿元。而这种增长也直接带动了快递业的繁荣发展,每当逢年过节部分快递更出现爆仓景象。随着我国网购市场日趋成熟,大部分网购消费者已从最初单纯追求低价逐渐过渡为对商品质量及服务的高要求,使网购网站出现了专业化、细分化、地域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漫画《降价了》

              注: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网络消费安全报告,在网络消费投诉中,实物与宣传不符的占18%,质量方面的问题占28.8%,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占35%,不履行三包义务的占10%。
              (1)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我国网购市场的现状。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
            • 8. 某校设立“诚信考场”,考试全程没有人监考。学生经过书面申请、教师审查、年级公示等环节,才有资格在“诚信考场”参加考试。能进入该考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荣誉,学校会给这些学生颁发诚信证书。未来同学们步入社会,诚信也很重要,因为(  )
              ①个人信用状况是人们的“第二身份证”
              ②要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③个人产生信用污点将受到一定的惩罚
              ④所有的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建立黑名单制度……2014年以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有利于(  )
              ①传承民族精神,引领社会发展 
              ②弘扬传统美德,提升公民修养
              ③弥补市场失灵,避免经济波动
              ④涵养道德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 【题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此材料说明
              ①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②科学技术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对于破除迷信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