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回答问题。
              (1)根据要求填空。
              ①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
              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中的“那时”是指 ______
              (2)“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3)“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4)赏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②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 2.
              给云播种   ①气候变暖导致全球多地干旱肆虐。近日,阿拉伯国家被联合国划为“极端缺水”的地区,阿联酋就位列其中。阿联酋是石油大国,但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之一。该国希望通过人工降雨这项有争议的技术来提高年降雨量。阿联酋正在试图从飞机上发射盐炮弹来进行人工降雨。该技术被称作云种散播技术,其目的是增加云层凝结从而提高降雨的可能性。
                  ②1946年,伯纳德•冯内古特率先提出这一技术--在云层中播撒碘化银能够人工降雨。他的弟弟库尔特•冯内古特后来将这一发明写进了自己的科幻小说,将碘化银命名为“冰-9”--即一种能够立即冻结地球上所有水的物质。
                  ③碘化银与其他物质如盐或丙烷反应,可促进降雨,增加降雨量。相比海水淡化技术而言,云种散播技术被认为是成本更低的获取淡水的方式,且无须使用昂贵的灌溉系统。它的缺点在于,人工降雨不是想降就能降的。人工降雨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云层厚度和云顶温度要达标,而且在大旱期间具备人工降雨条件的天气往往比较少。
                  ④其实,云种散播技术是否对降雨量有提高仍然是一个正在探讨的问题。一些科学家怀疑该项技术是否真的对降雨量有显著的作用。尽管如此,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指出,全球37个国家目前仍在进行150多项人工影响天气的项目研究。科学家们希望广泛的统计分析能够证明云种散播技术是否可行。
                  ⑤另外,这一技术或可防止战争爆发。 2004年至2006年期间,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因水井和牧区发生多起冲突,造成250多人死亡。
                  ⑥太平洋研究所记录表明,仅2016年,中东和北非部分地区因缺水问题就发生了百起冲突事件。
              (选自《大自然探索》2017年1期)
              (1)下列关于“云种散播技术”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云种散播技术,其目的是增加云层凝结从而提高降雨量。
              B.是从飞机上发射盐炮弹来进行人工降雨的一种技术。
              C.云种散播技术被认为是成本最低的获取淡水的方式,且无须使用昂贵的灌溉系统。
              D.云种散播技术可以防止战争爆发。
              (2)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题目直接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内容,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第⑤段画线句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文章语言平实准确,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大多数”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文章开头从全球多地干旱肆虐,阿联酋这个干旱之国希望通过人工降雨来提高年降
              雨量谈起,自然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______
              A.云种散播技术是否对降雨量有提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B.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150多项人工影响天气的项目研究的目的是想证明云种散播技术并不可行。
              C.人工降雨只要具备云层厚度达标这个条件,就可以想降就降。
              D.1946年,库尔特•冯内古特率先提出这一技术--在云层中播撒碘化银能够人工降雨。他的弟弟伯纳德•冯内古特后来将这一发明写进了自己的科幻小说。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苏州网狮园的引静桥是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颇像苏州出产的精雕细刻的工艺品。这座桥全长只有两米多,游人只需三四步即可跨过。它造型优美,侧立而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妩媚可爱。桥面两侧,均有石栏,石栏两端,刻作依次递减而连接的三个半圆形,以示桥栏两端美丽而明确的终止。桥面正中,则刻以圆花形浅浮雕纹饰,避免了平板单调。

              ①       根据上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三个词语概括引静桥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从侧面看,引静桥“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妩媚可爱”的形态描摹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计时的变迁
              漫 奇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
                  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来计算时间。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
                  ③ 在现代生活中,时间观念强了,再也不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而必须是“7点15分,老地方见面”。对计时的要求高了,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几分钟的差别,上班就会迟到或赶不上火车;几秒钟内会决定一场球赛的胜负;电视和电影的画面每秒变化二十几幅;1/10秒乃至1/100秒决定了短跑运动员谁是冠军。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尽管它的外貌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内脏”都是由游丝、平衡摆和齿轮等组成,以机械周期性运动作时间的基准,但机械工艺限制了它的准确度,日差变化保持在数秒之内。
                  ④电子技术“闯入”钟表世界后,计时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了显示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功能,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
                  ⑤但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 000 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人们发现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为另一种能量状态时会辐射或吸收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把这种频率积累起来也可以计时,称为原子时。于是,铯原子钟就应运而生了,并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导弹、激光测距等国防和科研工作中。
              (选自《科学夜谈》)(1)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计时变迁图。
              ______ ______ ______ →铯原子钟
              (2)第①段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名言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石英电子钟有哪些特点?根据第④段简要回答。
              (5)结合全文,为什么说“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
            • 5.
              阅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回答问题。
              (1)文章第六段至第十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过来。
              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归来。
              (3)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段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 6.
              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
              唐 淼
                 ①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②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③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④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⑤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⑥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⑦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⑧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
                  ⑨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⑩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⑪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选自《北京日报》2017年2月9日)(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要低14℃~18℃。
              (4)选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安全的空中旅行

                  ①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

                  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

                  ②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

                  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③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 000~11 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④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 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⑤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一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⑥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⑦无数事例证明:_________。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 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选自《科学Fans》2012年第12期,有删节)

              (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说明内容是“安全的空中旅行”,第②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请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⑥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⑦段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使句子符合文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如果你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至于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为什么衡阳以南雁声甚少?这里是有科学道理的。

              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中说,冬初日照缩短,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可激发北雁南飞。若日照增长,气温稳定在30摄氏度以上,可适于雁的居留。湖南地处亚热带,有趣的是正好处于我国冬季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0摄氏度等温线以南,8摄氏度等温线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4摄氏度—6摄氏度,冬季旦平均气温0摄氏度的天数10天左右,雪日5-10天,日照又比北方长。回雁峰以北处于冬季10摄氏等温线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渔米乡物产丰富,衡阳以北地势低平,不仅有广阔的洞庭湖面,且沼泽港汊纵横,水库、池塘、水田密布,像明镜,______,______,还有它们又极少封冻。雁是水上游禽,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白天在水中有鱼虾可觅,田中有遗谷可寻,夜有湖洲芦苇可栖,或饮或啄,或嬉或栖,实在相宜。况且几经长途跋涉,体力大耗,再渡南岭,山峦起伏,水面极少,食宿之地难寻,要远翔南海之滨,体力难持。于是大雁不再南飞,便选择洞庭湖畔安营扎寨,乐度严冬,所以衡阳以南雁声甚少。

              但雁也并非绝对不越南岭,少数雁群体力较好,有时也直飞南海之滨,也有的先在洞庭湖畔休整,补充营养,待体力恢复后再南飞。如有大量雁群超过南岭,则可能是当年冬季洞庭湖畔气候异常,河湖封冻,气温太低,食宿之处难寻。为了求得生存,只得继续南飞,寻找适宜越冬场所。史料中记载我国南海之滨,也有大雁的足迹它们应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1) 

              仿照文中画直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再写出两个比喻,填在文中空白处。

              (2) 

              作为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 

              选文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 

              选文第一段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6) 

              选文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说明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请分别概括出来。

              (7) 

              选文引用了古诗文中对“衡阳雁”描写的句子。在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想一想,写在下面。

            • 9.

              说说你的理解

              (1)作者用“统治”来写蝉占据门前的树的情形,你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练练你的表达

              本文大量使用了文学笔法,读来生动有趣,主要体现在:(提示: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或举例回答。)

              (1)有情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描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拟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