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待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待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招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 2.

              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同年寒假,又赴浏阳进行调查。1918年至1920年间,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他利用去北京和上海之便,相继深入河北长辛店、山东泰山和曲阜等地进行社会考察。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萍乡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社会调查,他更加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选文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选文第四段与第五段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

            • 3.

              谈学者

                   ①在上一期的《文星》里看到居浩然先生的一篇文章谈论学者的特征与性质。换言之,怎样才能是一个学者呢?居先生提出了三点:第一是诚实;第二是认真;第三是纪律。愿再补充申说一下。

                     ②学者以探求真理为目的,故不求急功近利。学者研究一个问题,往往是很小的而且是很偏僻的问题,不惜以狮子搏兔的手段,小题大做,有时候像是迂腐可笑,有时候像是玩物丧志。这种研究可能发生很大的影响,或给人以重要的启示,但亦可能不产生什么实际的效果。在学者自身看来,凡是探求真理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题目不嫌其小,不嫌其偏,但求其能有所发现,纵然终于不能有所发现,其探讨的过程仍然是有价值的。学者的态度是“无所为而为”的,是不计功利的。一个有志于学的人,我们只消看看他所研究的题目,就可以约略知道他是否有走上学问之途的希望。学者有时为了探讨真理,不惜牺牲其生命,不惜与权威抗争,不为利诱自然是更不待言的了。

              ③小题大做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要小题大做需先尽力发掘前人研究的成果与过程;需先对比一小题所牵涉到的其它各方面的材料做一广泛的探讨,然后方能正式着手。题小,然后才能精到。可是这精到仍是建立在广博的基础之上。题目若是大,则纵然用功甚勤,仍常显肤泛,可供通俗阅览,不能做专门参考。高谈义理,固然也是学问,不过若无切实的学问做后盾,便要流于空疏。题小而要大做,才能透彻,才能深入,才能巨细靡遗。所以学问之道是艰辛的。

                   ④学者有学者的尊严。他不屑于拾人涕唾,有所引证必注明出处,正文里不便述说则皆加注脚,最低限度引号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正式论文,必定脚注很多,这样可显示作者的功力和负责的态度。不注明出处,一方面是掠人之美,一方面是削弱了自己论证的力量。论文后面总是附有参考书目,从这书目也可窥见学者的素养。学者不发表正式论文则已,发表则必定全盘公布他的研究经过,没有一点夹带藏掖。

              ⑤学者不肯强不知以为知。自己没有把握的材料,不但不可妄加议论,即使引述也往往失当,纰漏一出,识者齿冷。常见文史作者,引证最新科学资料,或国学大师,引证外国文学,一知半解,引喻失当,自以为旁征博引,头头是道,实则暴露自己之无知与大胆,有失学者风度。

              ⑥有了学者的态度,常年累月地锲而不舍,自然有相当的造诣。但学者,永远是虚心的,偶有所得,亦不敢沾沾自喜,更不肯大吹大擂地目空一切,做小家子气。剑拔弩张的火辣辣的,不是学者的气息,学者是谦冲的,深藏若虚的。

              ⑦学者风度,中外一理。不过以我们的学校制度以及设备环境而论,我们要继续不断的一批批的培养学者,似乎甚有困难。以文字训练来说,现代文、古文、外国文都极重要,缺一不可,这只是工具的训练并不是学问本身,而我们的一般青年学子中能有几人粗备语言文字的根底。现在的大学很少有淘汰作用,一入大学,便注定可以毕业,敷衍松懈,在学问上无纪律可言,上课钟点奇多,而每课都是稀松。到国外去留学的学生,一开学便叫苦连天,都说功课分量重,一星期上三门课便忙不过来。以此例彼,便可知我们的教育积弊之所在。这不是办法。国家不能等待学者们自生自灭,国家需要有计划的培养青年学者,大量的生产,使之新陈代谢,日益精进,这不是一纸命令的事,也不是添设机构即可奏效,最要紧的莫过于稳定的生活和充足的设备。讲到学者的养成,所有的学术教育机构皆有责任,有人讥笑我们为文化沙漠,我们也大半自承学术气氛不足。须知现代的学者和从前不同。现代的人做学问,需要图书馆、实验室的良好设备来辅助。我深感我们的高等学府培育人才,实际上是漫无目标,毕业出来的学生从事专门职业,则尚显准备不足,继续研究做学问,则大部分根底也差。这是很可虑的。(作者 梁实秋 有删改)

              (1) 本文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是一个学者”?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第②—— ⑥段和第⑦段议论的内容之间有和关联?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作者的论述,辨析下面事例侧重表现了学者的哪些特点?

              事例一 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开始向古代典籍钻探。他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不动声响,无声无闻,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事例二 诺贝尔一生中,获得了将近400项科学发明的专利。人们总是说,诺贝尔发明了硝化甘油。听到这种说法,他总要予以更正。他说:“我不曾发明硝化甘油。但是硝化甘油没有引爆方法就不能应用,这个引爆方法才是我发明的。此外,我还发明了大量制造硝化甘油的便利方法。”诺贝尔讲的是实情。硝化甘油是意大利化学家苏雷罗发明的。不过,把硝化甘油制成烈性炸药,却是诺贝尔的功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一个“熬”字益人生

               ①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②这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工作多是重复,熬才能出头;后浪催前浪,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有作为,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心灵励志作家黄桐在《人生总要慢慢熬》中告诉年轻人:“当好事降临,不用得意忘形;当坏事来袭,不必惊慌失措。”人生中的“幸”或“不幸”,其实没有一定。没事,慢慢来,熬过去,是你的,总会有。

                ③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有准备地熬,是看透时势地熬,犹如磨石磨刀,越磨越锋利。“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熬得住,才有真功夫;“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作家池莉有一本书叫《熬至滴水成珠》,全书可谓是池莉人生经验的提炼和感悟,她说:A “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熬出来的,苏醒是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熬出来的。”评书名家单田芳,总结人生就一个字:熬。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人生不怕熬,就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

              ④冯仑在《伟大是熬出来的》一书中说:“什么是熬?熬是一种直面问题,不逃避的精神。”有心志地熬,不少是自找的。旁人看似熬,自觉是遨游、畅游其中,自得其乐。你喜在熙熙攘攘中穿行,他好在冷冷清清中持正;你求“花月正春风”,他好“冷落车马稀”,枯燥生滋味,苦涩有甘甜。B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屈居于6平方米的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熬出了成就。经受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走过了道路的曲曲折折,摆脱了人事的恩恩怨怨,超越了思想的高高低低,熬创造着价值,涵养了性情,升华了境界和人格。

                  ⑤天地悠悠,世事茫茫,眼前事,孰能料?身后事,孰看透?熬着走,有亲历,有明白。天公不遂人意,无可奈何地熬,挺住,切莫灰心丧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气吞声地熬,忍住,切莫一怒碰得头破血流,一衰败得随波逐流;欲壑难填,利欲熏心地熬,守住,切莫眼里看得过,肚里忍不过。熬过疾风暴雨,懂得什么是坚强;熬过痛苦,懂得收获的珍贵;熬过失败,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时机。熬的经历丰富,人生绚丽多彩。人生经得几番熬,不枉世间走一遭。

                ⑥熬,是一种坚持,一种历练,一种毅力。多年的媳妇熬成婆,饱经风霜,饱览沧桑,饱通世事,阅历中有品味,挣扎中有感悟。所以,倪萍著书《姥姥语录》,有一句话说:“人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不泯希望,熬中的酸甜苦辣有滋有味;不坠志气,熬中的跌宕曲折有情有致。冠军是熬出来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有拼搏的硬功夫;名角是熬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积月累地重复,才有德艺双馨的风采。

               ⑦毛泽东说过:“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人生难测,世事难料,熬,不是逆来顺受,不是心如死灰,骨子里是坚持。熬中有思索,有窥望,有碰撞,有突破,便是充满活力的努力,充满希冀的奋斗,便是有益的人生。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文中划线的AB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请为本文第四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 请简述第 ⑹⑺ 段的论证思路。

            • 5.

              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同年寒假,又赴浏阳进行调查。1918年至1920年间,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他利用去北京和上海之便,相继深入河北长辛店、山东泰山和曲阜等地进行社会考察。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萍乡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社会调查,他更加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 6.

              该不该让孩子过“洋节”

              在节日扎堆的下半年,刚刚过完万圣节,孩子们又将迎来感恩节、圣诞节、元旦和春节。其中洋节日在孩子们中间受宠指数却很高。到底该不该让孩子过洋节,到底该让孩子如何过洋节,成为“万圣节”之后各大亲子论坛讨论的热点话题。

              观点PK

                  正方: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适合孩子

                  豆豆爸爸:全球化时代,孩子的世界是开放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很有可能出国旅游、游学、竞赛或留学等,需要跟外国朋友交往。因此,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说,都需要认真了解国外的文化、宗教、节日、礼仪等。让孩子过洋节,无疑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琳琳妈:我觉得应该支持孩子过洋节。孩子们需要圣诞老人那样的童真想像。中国的传统节日虽多,但除了给孩子压岁钱,还给过孩子什么?

                反方:家长应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并让孩子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琪琪爸: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是属于我们的最宝贵的文化,是更适合孩子的精神养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民族向心力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孩子小的时候,多让他感受中国文化,外国的文化可以在他长大后让他自己去了解。

                彤彤妈:“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人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让我不明白的是,大张旗鼓过圣诞节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是基督徒吗?个人认为,“洋节日”是商家们的促销节。喜欢洋节日的爸爸妈妈们其实是中了商家促销的毒。

              专家看法:  不管是洋节还是中国节,关键是要过对!

                  在“亲亲袋鼠”资深早教专家符欣看来,对于孩子而言,不管是洋节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必须要过对。

                  首先,要让孩子对洋节和传统节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洋节的优点是轻松、娱乐、互动性比较强。传统节日的特点是内涵比较丰富。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在洋节日里带给孩子欢乐,同时可以在中国传统佳节,多让孩子参与各种传统活动,了解一些跟节日有关的文化和传统。

                  其次,要通过亲身示范和言语提醒,让孩子明白节日的意义所在。过节,不只是买东西或者吃大餐,应提倡重视其节日的文化内涵,亲友团聚时,应该引导孩子与平日难得相见的亲友们深入交流,让节日成为亲友之间联络感情的纽带。

                  最后,无论是洋节日还是中国传统节日,在陪孩子过节时,“陪”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想要让孩子们对节日本身感兴趣,父母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去挖掘节日的美好所在。虽然传统节日相对比较沉重,但是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做月饼、剪窗花、贴春联、扎灯笼,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节日活动中来。一旦孩子有机会参与,一些传统节日就会变得有意思,也会让孩子更难忘。

              链接一:5岁的昊昊,刚在幼儿园过了“万圣节”之后,最近一直提着和爸爸一起做的南瓜灯不撒手。问他最爱的节日是什么时,昊昊马上答“万圣节”。昊昊爸笑言,圣诞节的时候给昊昊买棵圣诞树,昊昊最喜欢的节日估计会变成圣诞节啦。

                记者在昊昊所在的幼儿园开展了一项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除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其次是万圣节,只有28%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2%的孩子喜欢过中秋节,6%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在“洋节日”里,爸爸妈妈不用走亲戚,会“陪”自己一起玩,更有趣一些。

              链接二: 中国民间农历每月都有节日,南方人有此民谣:正月油豉,二月饼,三月清明,四月八,五月节,六月十九,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重阳,十月朝,十一月冬、十二月年。各个节日或敬鬼神,或庆团圆,或贺丰收,或尊长辈,各有内涵,表现了中国人们赋予生活的美好期待。(图:中国春节挂灯笼、贴春联、包饺子) “洋节”也饱含他国人民的价值观及对生活的理解。“情人节”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母亲节”体现母爱的伟大。 “感恩节”旨在感谢生命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



              链接三: 据考证,“母亲节”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但在美国“发扬光大”进而风靡世界。“春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很多国家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也纷纷过起了中国春节和中秋节,特别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中秋节也是他们的传统节日。 ( 图:韩国“中秋节”,家团圆,品松糕)




              (1) 下面对家长认为该不该让孩子过“洋节”的观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专家符欣如何让孩子“过对节”的观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
              A.豆豆爸爸认为全球化时代,为了解外国文化,与外国人交流准备,孩子应过“”洋节”。  
              B.琳琳妈认为中国传统节日都是给孩子钱,不如“洋节”充满童真想像,应过“洋节”。
              C.琪琪爸认为孩子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长大后再接触外国文化,不应过“洋节”。
              D.彤彤妈认为“圣诞节”是基督徒节日,其他“洋节”也是商家促销节,不应过“洋节”。

            • 7.

              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

                                              白剑峰

              ①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②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 “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纷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⑥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懂得了这一点,中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1) 通读全文后回答:在作者看来,“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是什么?

              (2) 请指出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 请你为“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个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 有人认为删去第⑤段也不影响全文的整体表达。你是怎么看的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 8.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负的事,达观的人看来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法逃躲啊!

              ②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灾、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③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④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躲避?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就永远不能解除了。

              (1) 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2) 请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3) 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一致的一句。
              (4) 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5)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试找出一处,并体会它的好处。
              (6) 有的学生认为责任是大人的事,你认为呢?结合中学生的实际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
              (7) 写出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赞美梅花虽饱经摧残却保持高洁品行的句子:
            • 9.

              交友之道

              张保振
                  ①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来,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所以,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②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交友呢?
                  ③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 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五伦之一”,是“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并认为,“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蒲松龄语)所以,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成,或气节相感,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诗文相尚等,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毕竟,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人镜”,补充提高,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读一本圣贤经传,或一篇名人诗篇,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而这,是从一般人那里难以得到的。
                  ④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 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乐不思蜀,甚至误入歧途而执迷不悟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
                  ⑤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友要结真友。无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无请言,死无托辞也。交友就要交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这方面的教训很多。 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①,“断其两足而黥之”,使孙膑成为一个“刑余之人”而不能进入仕途。这就警示人们,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否则,不仅自己会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啥个原因。
                  ⑥交友要交优。只有多看朋友的长处,把朋友的长处吸收为自己的长处,从而让朋友的优点、优势也能体现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生路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谱新篇章。
              【注】①膑刑:古代剔除膝盖骨的酷刑。

              (1) 

              阅读全文,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文章开头用俗语和古籍中的语录有何作用?



              (3) 

              指出第三段和第五段中画线句子分别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第四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 10. 选文(3)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