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各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2)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
              (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
              (4)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①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②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
                  ③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④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⑤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⑥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
                  ⑦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文章有删改)
              (1)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
              (2)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第⑥段列举两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 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与 志 愿 精 神 同 在
                ①在西部,是他们放弃城里的优越生活,不远千里来到大山深处,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在春节,是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扶老搀幼、维持秩序,为春运奔波忙碌;在社区,是他们舍弃休息时间,美化环境,帮助别人,做着润物无声的努力;在大型活动现场,是他们穿着统一的衣服,以奉献为荣,以付出为乐…“我奉献,我快乐”,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志愿者!他们心怀志愿精神,心存一份大爱,甘于付出;肩挑一份责任,乐于奉献.
                ②当然,许许多多的人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但他们身上依然闪烁着志愿精神的光芒.
                ③五十年前逝世的雷锋同志,那个活在我们心中的英雄,拥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志愿精神,留给我们多少感动和教益.“最美妈妈”吴菊萍伸出双臂,不假思索地接住从10楼坠落的孩子,这是瞬间迸发出的人性光辉,是心存大爱、舍身忘己的志愿精神.长江大学的学子们手牵手筑起一道“生命之链”,拯救落水儿童,这是危急关头冲锋在前、不求回报,甚至敢于献出宝贵生命的志愿精神.
                ④我们的社会呼唤志愿精神,呼唤存于每个人心底的善良、爱心、同情心,呼唤敢于担责的勇气、不怕繁琐的耐心、纷繁社会中的那一份温暖.很多人慨叹,现在社会冷漠成风,成为一种“传染病”,而志愿精神,就像融融的火,只要每人心中存了星星点点,便能形成燎原之势,最终让“传染病”在
              中消灭.我们没有理由不与志愿精神同在,我相信,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志愿精神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的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睦、融洽、友爱就指日可待了.
                                                                                  (文/张烁,有删改)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第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大火”的含义是什么?
            • 4. 议论文阅读
                                              常想一二
                                               陈鲁民
                晋人羊祜(hù)说过:“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他这话还真不是无病呻吟.他立志伐吴,统一天下,建不世之功,可总是不能如意.先是碰上一个硬对手陆抗,让他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等到陆抗病死了,他正准备出兵,晋武帝又听信贾充谗言,不愿动武,错过伐吴最好时机;又过了几年,晋武帝终于想明白了,要大动干戈了,羊祜已老得走不动了,不由得发出这千秋遗憾.
                宋人辛弃疾也有同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辛弃疾立志抗金,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一帮主和反战君臣,百般阻挠,处处掣肘,让他空有一腔报国志,在等待与无奈中,慢慢老去,加上孩子也不争气,让他很是失望.一生坎坷,壮志难酬,他只有寄情于诗词曲赋中,发发英雄牢骚,出出豪壮怨气.好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牢骚怨气竟也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势,无意中又成了一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标本.
                扪心自问,我们多是些平常人,没有羊祜、辛弃疾那么大的襟怀和抱负,不如意的层次也没他们那么高,但遇到的不如意事却一点不比他们少,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庸常小事,鸡虫得失,小悲小伤,也常让我们心情郁闷,无法排遣.
                其实,细想起来,有很多不如意事都是自找的,譬如,刻意去争一些不该争或意思不大的东西,争位置,争职称,争荣誉,争排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老是和这个比和那个比,结果越比越不如意;或各种欲望太强,结果力不从心,自寻烦恼.那么,我们不妨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不如意事自然就会减少.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少想不如意事,多想如意的事,这是民国元老于右任的人生态度.他曾写过这样一副著名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基本无法改变,那何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这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鸵鸟的埋头战术,而是达观者的生活态度.
                比如说吧,是楚霸王,你就应常想破釜沉舟,少思霸王别姬;关老爷呢,该常想过五关斩六将,少思走麦城;曹孟德就应常想官渡大捷,少思赤壁惨败;李后主呢,要常想“凤阁龙楼连霄汉”,少思“最是仓皇辞庙日”;孟进士呢,该常想“春风得意马蹄疾”,少思“昔日龌龊不足夸”;东坡先生,则宜常想“千里共婵娟”,少思“高处不胜寒”;清照女士,当多想“应是绿肥红瘦”,少思“凄凄惨惨戚戚”;拿破仑元帅呢,应常想奥斯特里茨战役,少思那不幸的滑铁卢.总之,要多想“金榜题名”的高兴事,少思那“将军被擒”的倒霉事.
                不过,“少思八九,常想一二”,也要讲个辩证法,把握好一个度.“常想一二”是为了调整情绪,保持乐观,但绝不能躺在“一二”上睡大觉,自我麻醉,感觉良好,而要积极开拓“一二”的领域,挖掘新的“一二”出来.“少思八九”也不等于不思,一点不思那就成了没肝没肺的糊涂虫,而是要少思、精思加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在精思中悟出人生真谛,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开篇为什么要列举晋人羊祜和宋人辛弃疾的事例?
              (3)针对平常人不如意时心情郁闷的情况,作者谈到哪两种排遣的方法?
              (4)文章最后一段能删掉吗?为什么?
              (5)请结合丰富的课内外积累,谈谈你理解的“常想一二”.(80字左右)
            • 5. 单纯的境界
                ①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单纯是一种心境,是诚恳务实的人,为了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单心境,是人生摆脱喧嚣,洗尽铅华之后的另一种境界.
                ②佛语有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指的就是要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才可以有所突破,有所造诣.
                ③西汉董仲舒研究儒学“三年不窥园”,为的是精力的高度集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心无牵绊;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当中,在他的世界 里只有水稻…试想,如果让董仲舒走出书房治理朝政,让大禹抽出时间照料家事,让袁隆平走出试验田接触社会里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那么这些成功者会取得这些成就吗?
                ④学者的心境应该是单纯的,“书生”所读是书,所想是书,所念是书,所爱仍是书.熊十力先生说:“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他所提倡的“务潜修”“甘枯淡”也意指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
                ⑤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虽极具数学天赋,却有着极差的生活自理能力;释迦牟尼虽出身王室却离家出走,云游四方…是他们不喜欢荣耀繁华,不喜欢热闹的人际交往吗?他们只是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去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会在某些方面显得愚钝不谙人事,但他们在自己致力经营的地方却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正是他们心境单纯的目的,这也是他们智慧过人之处.
                ⑥单纯是一种境界,心境单纯的人在自己钟爱的土地上无声播种,默默耕耘,他们漠视名利,无心与他人计较、争夺,如寒冬里无意争春的红梅,独自开放,傲雪凌霜,把生命释放在强烈热爱、执着追求的事情当中,刚毅而令人敬佩.
                ⑦单纯的人不争名不求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但是在他们所致力的事情上,却有着强烈的热爱和执着的精神,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摘自《时文选粹》2010年合订本,略有改动)
              (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
              (2)请仿照第③段画线句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语段分析其作用.
            • 6. 低头与昂首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这恰如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2)请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认证方法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3)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7.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眼界与读书
                                                 赵 畅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⑤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①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②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③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
                ④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淳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⑤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⑥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
              (2)请分别说出林语堂和黄山谷对待读书的观点,作者对他们的观点持什么态度?
              (3)请结合②③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科学不怕挑战
                                               沈致远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3)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5)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 10. 态度创造快乐
                ①一位访美中国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也很虚弱,但脸上的神情却是那么祥和兴奋.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
                ②“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
                ③“对烦恼,你倒真能看得开.”女作家随口又说了一句.
                ④岂料,老太太的回答更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上十字架时,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⑤“等待三天”,多么富于哲理的话语,多么乐观的生活方式.她把烦恼和痛苦抛下,全力去收获快乐.
                ⑥看来,快乐与态度的确存在着某种关联.
                ⑦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文革”期间陷入了非人的境地.他不仅遭到无数次的批斗,每天还要负责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女厕所.后来,他又被下放到多雨泥泞的湖北咸宁接受劳动改造.可沈从文毫不在意,他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儿荷花真好,你若来…”
                ⑧一句话,竟使那段苦难的日子飘荡着
              ,把多雨泥泞的咸宁描述成王孙可游的人间仙境.
                ⑨“荷花真好”,身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欣喜赞叹不已,这是一种趋于澄明的境界,一种旷达洒脱的胸襟,一种面临磨难坦荡从容的气度,一种对生活童子般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生命情感.
                ⑩由此可见,如果把自己浸泡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中,快乐必然会占据你的每一个日子.
                                                                                       (文/韩如意)
              (1)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2)文章开篇讲了一个故事,请分析其作用.
              (3)请结合全文说说第八段中加点部分“荷花的芬芳”的含义.
              (4)下面这段话也是就“态度与快乐”之间的关系发表看法,请联系上文,用简明的语言谈谈它们对你人生的启示.
              【链接材料】一个人是一首曲,当你播放迪斯科的时候,身边的人会随你跳舞;但当你播放哀乐的时候,身边的人只会随你流泪.一个人是一团火,可点燃身边的柴;但一个人也可能是块冰,会冷却身边的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