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家教与门风”    ①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毐个细胞都正常,囯家机体才会健全。因此,童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的门风,是达到天下大治的根本。
                  ②重视家庭教育,先从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做起。首先,孩子好比树苗,根栽得正不正,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他将来成才与否。童蒙时代能否“养其正”,关系重大,因此《易经》有“童蒙养正”之说。其次,孩童尚未入世,思想单纯,教育容易奏效。古代谚语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正是此意。对普通家庭而言,家教的缺失,将影响孩子一生。
                  ③有鉴于此,古人特别重视对儿童的教育,《曲礼》、《少仪》、《内则》以及《弟子规》,都是家庭教育的良好教材,教育内容贴近日常生活,操作性强,孩子易接受。每天涵泳其中,久而久之,自然内化,使德行纯正。家庭教育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④.人要上进,不走歧路,必须读书。朱伯庐在《治家格言》中说:“于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颜之推曾说,神情未定,最易受外人影响。他还说,墨于看到洁白的丝放入染缸后马上变黑,联想到人交游不慎而败德,非常伤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⑤.国家机构的运作、公共设施的建造等,都仰赖于政府的税收,因此,及时缴纳赋税,是民众应该尽的责任。不少家训将此作为家庭守则之一,如福建永 定客家《胡氏族规》第一条便是:“钱粮为国家正供,自应递年完纳,不得拖欠。”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担当。
                  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司马光《家范》倡导正确的义利观,他批评做长辈的大多只知从物质上满足子孙,致使子孙“自幼及长,惟知有利,不知有义也”,教育子女应当树立真正的人生追求。
                  ⑦由此可见,古代家教中包含着接地气、扎扎实实改变乡风民俗的有效举措,内容总体是健康向上的。它们把积极的人生理念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从行为入手,达到“”的教育效果。父母对于女的教育,使用先祖传下來的古训,更容易为子女接受。经过代代相传,就能形成良好的家声、家风;而家家风正气清,则民风必定良善;自然就会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这对于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那些经由修身、齐家之道的教育而出仕为政的人,官风一定是整肃的,这点是得到历史证实的。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家教传统并没有过时,其中尚有大量宝责养分值得我们吸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笫②段主耍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3)阅读第④-⑥段,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笫④段:    。笫⑤段:    。第⑥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以下文字放在文章的第    段之后,理由是    
                  由于重视家庭教育,各地出现许多文化世家,最负盛名的是山西闻喜的裴氏与福建莆田的林氏。裴氏家族敦行文教,门风谨严,历史上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举世称羨。莆田林氏,明清两朝的533年间,出进士 644名,民间有“无林不开榜”之说。
              (5)在第⑦段的“”处填入合适的诗句    
              A.-览众山小   B.润物细无声   C.道娃无晴却冇晴   D.淡妆浓抹总相宜。
            • 2.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
              悦人与悦己
              文/王纯
                  ①歌手李健谈到参加“我是歌手”的初衷时说,我首先是为满足自我表达的愿望,先悦己而后才能悦人。
                  ②能够做到李健这样,很是难能可贵。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悦人者众,悦己者王”。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取悦别人,费尽心思去讨好别人,为别人活着,宁愿违背心愿也要取悦别人,希望能通过别人来提升自己。可一味去迎合别人的口味,失去了自我的个性,失去了鲜明的风格,反而得不到更多人的喜欢。
                  ③其实,悦己者才是真正的王者。为自己而创作,一切发乎心,发乎自然,活出自己的境界和风采,便能够获得内心的愉悦和创作的乐趣。悦己者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魅力,因为悦己而光彩四射,因为光彩四射而赢得更多人的瞩目。
                  ④这样说来,悦己才能悦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连自己都不喜欢,又何谈让别人喜欢?演员宋丹丹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过去,我总是不遗余力地想使自己符合男人的标准。‘我够好吧’成为口头禅,但常常感到被轻视。现在我会说‘这就是我’,却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
                  ⑤无论是在婚姻爱情、日常处事中,还是在艺术追求和人生追求中,都应该把悦己放在第一位。做好自己,让自己愉悦,别人就会尊重你,爱戴你。打个比方说,你穿衣服是为了让自己看着漂亮,而不是迎合别人的眼光。“女为悦己者容”,我想,应该是“女为悦己容”,不是为了某一个人,也不是为了大家,而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你感觉自己漂亮了,自然会自信大增,别人也会觉得你漂亮。
                  ⑥说得更宏大一些,你在坚守人生追求时,一定要把悦己当做基本条件。我身边有一个人,活得真实率性,他把“悦己”当成生活信条,因而不会趋炎附势,不会委曲求全,也不会随波逐流,他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成功标准,始终坚守着心中美好的愿望。他的生活姿态很是让人羡慕。
                  ⑦当然,有些情况悦人是必要的,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大家的利益。我们要说的是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妨碍社会公德以及公共秩序,悦己都应该是悦人的基础。
                  ⑧不过有的时候,悦己和悦人是会发生矛盾冲突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有时会与大众心理发生矛盾。我们知道,有很多艺术家在生前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比如梵高、舒伯特等人,他们一直在追求自己的艺术境界,可悦己的同时并没有“悦人”。很多时候,你坚守自己,满足了表达的愿望,却与世界格格不入。这样的时候,也是考验一个人的时候,是放弃自我迎合世俗,还是永远为自己而活?能够做到“悦己”的人是了不起的,我以为,他们活得清醒,懂得自己毕生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人,终究会得到别人认可的,他们有了不起的超凡脱俗的境界,更值得仰望。
                  ⑨“悦人者众,悦己者王”,能做到“悦己”的人,永远是人生的王者。
              (1)请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简要分析文章第⑧段的论证思路。
              (4)文章第⑥段和第⑦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5)选出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充当第⑥段论据的一项    
              A.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己。--张爱玲
              B.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白居易
              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D.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 3. 阅读《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完成下列各题。
                  ①据媒体报道,新学期开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就从小学一年级新教材中消失了,同时被删的还有《登鹳雀楼》等7首经典诗作。近年来至少有43篇经典课文在课本中消失,其中22篇为经典古诗文。取而代之的,则是周杰伦的《蜗牛》等时新文章。
                  ②有学者认为,把这类经典古诗文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会让青少年离民族文化的历史越来越远。正因为我们正在远离历史,我们才更有必要保留这类课文,留住这些文化记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古诗文的学习,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和根源,像《登鹳雀楼》这类诗词,通俗易懂,学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③语文课本该不该删除传统经典古诗文,当今语文教育中能不能缺失这些中国文化的经典,经典作品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教育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这引发了教育界、文化界一些人士的广泛争议。习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时,对语文课本中删除古诗文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④今天看来,在青少年中加强古典诗词的学习,倡导背诵古诗词的文化风气,这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学习以古诗词、古文为代表的古典文化,这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将古典诗词选入小学课本,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基因,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常识。所以,删除优秀的古典诗文,既违背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规律,也不符合我们的教育原则。
                  ⑤有文化学者指出,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通过这一形式流传千百年,适量的古诗文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务。而且,这些古代经典诗词的学习,更需要从小学习,并成为学习记忆和文化记忆,影响一生。这种影响,会作用于一个人形成他的文化人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乃至精神信仰。诵读《诗经》,有利于在心灵深处埋下了诗歌的根,丰富其文学素养;    ,我们很多人就是在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中,获得和汲取这些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的。
                  ⑥在文化上“去中国化”的现象,与我们缺乏文化的自觉与敬畏,有很大关系。什么是文化自觉?这就是在我们的文化意识中,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坚持,就是对自己本土理念的一个文化支持。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来越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一个民族有了这种文化的自觉,就不会失去精神家园和文化的根,就会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
              (1)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②请为第⑤段“    ”处补写一个论据。
              (3)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让古典诗文从语文课文中删除有哪些危害?
            • 4.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①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②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有打狗棒。而且,“江山         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输不丢人。如果害怕丢人,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就干脆远离红尘。
                  ③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的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还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写得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卷土重来,或许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④“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被人赞颂的。看《动物世界》,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着跑,我就想,这么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反而怕得更多,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论,怕遭人嫉妒,怕不好出门见人,总之是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不想丢人却处处丢人。
                  ⑤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奥运会上的百米赛场上,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那小子是百年一出的短跑奇才,不管你被拉下多大差距,谁也不会笑话你。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我们还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中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他们是虽败犹荣。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诚哉斯言!
              (作者齐夫,原文有改动)(1)请在下列段落序号间用“∥”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    
              (2)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段中的作用。
              (4)参照下面的提示,请补写出第④段的论证提纲。
                        举野牛的例子论证“怕”会输得丢人的道理。
              (5)根据你对第⑤段中“体育竞赛如此,各行各业都应该如此”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
            • 5.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只哈巴狗。驴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树林里去驮木材,工作挺繁重。而哈巴狗会演许多小把戏,很得主人欢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奖励。驴在工作之余,难免有怨言,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驴扭断缰绳,跑进主人的房间,像哈巴狗那样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碗碟摔得粉碎。这样驴子还觉得不够,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脸,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大家听到喊叫急忙赶到,驴子正等着奖赏,没想到反挨了一顿痛打,被重新关进栏里。
                  ②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位置,由此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从而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终目的。富兰克林说过,宝贝放错了位置就是垃圾。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坐标,我们只有找准找准位置,才不会迷失自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③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说要摆正适合自己的位置,在各自的位置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④找准自己的位置,可以让人有平和的心态,完善自我。 克里姆林宫曾有位尽职尽责的老清洁工,每天轻松怡然地工作,带给身边人许多正能量。她说:“我的工作和叶利钦差不多,叶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一介草民也罢,一国之君也罢,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找准自己的位置,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生命的高度,一种处世的境界,它有助于我们“自知”和“知人”。
                  ⑤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出任院长时的他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出成果的好时光。然而,院长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都要问。钱学森知道搞好航天科技研究才是自己的专长,于是辞掉院长职务,去主管科研工作。工作重心的转移,使他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为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⑥找准位置对我们的生活、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既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也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实际工作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是相对的。面对领导,你是下级;在助手面前,你是上司。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角色,都要有一颗包容之心。作为领导,要能够勇于面对下级的意见;作为下级,要能够虚心接受领导的批评;作为同事,要能够容纳他人的个性……这样才能做到心平气和,与身边的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⑦位置如定盘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生活中,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走好自己的路。自己明明是个“宝贝”,千万别放到“垃圾”的位置上!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一段由寓言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
              (3)选文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⑤⑥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5)选出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    
              A.要人敬者,必先自敬。--陶行知
              B.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C.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 6.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慎独则心安    ①在超市购物,看见一位大哥买了好多玻璃杯子,掉地上碎了一个。随后,他立即叫来工作人员,一边打扫碎玻璃,一边询问如何进行赔偿……这位大哥主动担责的做法颇有谦谦君子的慎独品行,让人心生敬意。
                  ②“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担当、一种人生态度,是在没有其他人在场、没有其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谨慎不苟,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行动,做到心地上的清正纯洁、行为上的光明磊落。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修身方法,最先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在最隐蔽的言行上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最细微的事情上最能显现一个人的品质。
                  ③《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一个故事:东汉安帝时,荆州刺史杨震赴任途中,道经山东昌邑县,此地的县令王密曾受杨震提携之恩。为表感谢,在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揣着十斤金子登门送给他。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而你这样做却太不了解我呀。”王密说:“我当然知道你为官清正廉明,但现在这么晚了,我送你金子是没有人会知道的。”杨震厉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甚为惭愧,悻悻退去。
                  ④面对重金诱惑,杨震廉洁自律,不放纵自己的欲念,那铿锵有力的“四知”,可谓慎独的典范。杨震心存慎独,拒腐蚀永不沾,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于后人不愧是一面镜子。
                  ⑤慎独是金,有着坚定不移的立场,有着坚强不倒的身躯,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 要真正做到慎独不容易。不少人做人行事知道有人监督,就会注重言行,循规蹈矩﹔无人监督约束时,就容易萌生侥幸心理,放松自己,贪欲便会迅速膨胀,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终身悔恨。古希腊著名学者德谟克利特曾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是的,一个人能够在独处的时候也能做到如在大众场合里一样,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值得别人和自己尊敬的人,那么真的也做到了“慎独则心安”了。
                  ⑥慎独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也是一朵开放在无人旷野里的小花。曾国藩感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在当今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里,倘若人人知古鉴今、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矩、守戒律,不为功名奔波,不为权贵折腰,人生必然变得芬芳而绚烂!
              (1)文章题为“慎独则心安”,结合全文,说说“慎独”的意思。
              (2)阅读选文,简述选文的论证思路。
              (3)阅读③④段,作者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所要论述的内容是    
              A.慎独是一个人人品的体现B.要做到慎独我们应具备的条件
              C.做到慎独对于我们的人生意义D.每个人都要有慎独的习惯。
              (5)下面的论据不适合论述“慎独则心安”的一项是    
              A.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B.一个中学生骑车上学,却不小心撞坏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这位中学生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处等待了近半小时后,并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的纸条。
              C.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刚开始抬腿迈步十分小心,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新鞋。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水,弄脏了新鞋,就再也不去管脚下的泥水,无论干湿,随便落脚
              D.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7.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①提到“特色”一次,就必然使我们想到“特别”“特殊”“与众不同”等词语。从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到生活中有特色的服饰、语言;从商业上有特色的产品,到管理上有特色的服务、教育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会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纵观古今,因自己的特色而受益,因受益而迈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③著名画家郑板桥,其书法作品也很闻名,被称为“板桥体”,就是因为他的书法有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再逼真,恐怕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④再如现在的餐饮行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在店内装饰上体现民族风格的餐厅,更有专门为白领女性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的餐厅。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可见,没有特色的,大众化的东西,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终会泯灭得无声无息;只有有特色的、有独到之处的东西,才能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才能被人们欣赏和接受,才能获得成功
                  ⑤其实,中国的崛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几届领导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复兴之梦,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2010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他在北大演讲时说:“现在在谈论世界经济时,不能不提到中国这个连续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的国家,而且在谈论世界贸易时,也必须提到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如此令人骄傲的成就,不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获得的吗?
                  ⑥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与众不同都是好的。特色是在正义基础上的一种担当,是尊重法律的一种信守,而不是“恃权”“恃钱”放旷的专横跋扈。河北大学的学生李启铭交通肇事后,不仅不承担责任,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愧疚,而且竟然喊出了“我爸是李刚”的狂语。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这种所谓的“特色”是该被鄙弃的。
                  ⑦只要我们做的事能显示自己的特色,而且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又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让特色成为成功的催化剂,相信人生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更多的乐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选文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③④⑤段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下面A、B两则材料能够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是哪一项?请简述理由。
              A.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为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B.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选择    项   理由是:    
              (5)本文提倡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人认为可以在普通平凡中创造生命的价值。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 8. 现代文阅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文/詹勇  原载《人民日报》
                  幼儿园开学那天,孩子哭闹不止,双手紧抓校门,就是不肯进去。众人围观之下,使出浑身解数的妈妈有点急了,语言和动作越来越粗鲁。这时,一位老师闻讯赶来,先抚摸孩子凌乱的头发,又擦掉他脸上的泪珠,再加上几句轻声的安慰。“暴风雨”很快平息了,小朋友虽在哽咽,但还是乖乖牵着老师的手走了,妈妈目送着孩子也绽放了笑容……
                  这样的一幕,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品味,老师对孩子的细致与体贴,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幼小的心灵,这满满的师者爱心,不正是在校门口守望的父母们所期待的吗?“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一番话,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雕刻一座少女雕像时,投入了全部精力、融入了所有爱恋。最终,爱神被他打动了,赋予雕像以生命。有了爱,就有了蓬勃的生机,就有了跃动的灵魂,“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对教育真谛的生动诠释。教师虽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从事着“仁而爱人”的事业。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惟有倾注爱心,三尺讲台才会成为梦想起飞的平台。
                  有人说,爱是理性的太阳,照耀着世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不惜失去双腿,这是舍己为人之爱﹔大量乡村教师拿着微薄收入坚守课堂,这是克己育人之爱﹔
                  爱岗位、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每一位好老师都是一张教育的名片,他们看似平凡,却以一生写尽了人间大爱。
                  当年,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写下这样一段话: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时至今日,这段话依然发人深省。
                  随着经济状况改善、教育投入加大,大量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各种教学方法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却出现“条件越来越好、教育越来越远”的现象:填鸭式的灌输、没有笑声的课堂、不顾学生感受的“冷暴力”、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的排行榜、忙着跑项目而无心教学的教授“老板”……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话语、一次不公平的对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没有立德树人的仁心、没有诲人不倦的耐心、没有有教无类的公心,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温度的。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的疾呼,许多教师不缺知识,不缺方法,缺的是爱心,缺的是责任心。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回到人本身、关注人的成长。
                  “能走多远,关键看你有多爱”。心中有了爱,就是燃灯者、举火者,他们提供的光亮,足以照耀孩子们的前程,足以照亮我们民族的未来。
              (1)文章第1-2段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四段空白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不超过四十个字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话语、一次不公平的对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B.文章第6段划线句子运用了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具体鲜明地论证了学校教师对学生要有爱。
              C.“能走多远,关键看你有多爱”一句,号召我们用爱照耀孩子们的前程,用爱照亮我们民族的未来。
              D.引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为了论证夸赞孩子意义重大,应该千方百计地鼓励孩子上进。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永恒的香味
              马 德
                  ①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②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晴到朝暾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世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即便从青春读到暮年,从黑发读到白首,也自痛快淋漓,无怨无悔。
                  ③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暗开了一扇扇门,默指了一条路,所以才活得豁然开朗,意境层生。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书的智慧,对人的提升与引领所致。 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过;而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自己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的人生
                  ④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A.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这些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完美人的灵魂。常读书的人,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锦心绣口,才华横溢。B,其实就是指书的灵秀,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过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然后,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翩然的风度,一种迷离的气质,超凡脱俗,卓然于众人之上。
                  ⑤被命运的大书影响过的人,不会轻易被生活打败。在这个世界上,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九死一生而百折不挠的人,有遭遇过多舛的命运,遭受过灭顶的打击而顽强拼争过来的人,读这些人物的著作或传记,常常让人热血喷涌,灵魂震撼。这样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读它,可以厚重人的内涵,使人变得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从而淡定地面对生活呈现给自己的一切。
                  ⑥读书的人不会孤独。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心灵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与你静坐。它是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以自身的智慧丰富着你的智慧,以自身的儒雅引领着你的儒雅,以自身的内涵厚重着你的内涵。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
                  ⑦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得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那如兰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痕迹。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读书能让生命散发永恒香味”这一观点的。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⑤段“这样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一句中,“精神之钙”在文中具体指:    
              ②将“有诗云:是真名士自风流”和“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两句分别放在第④段A、B处,最恰当的是:
              A处为    
              B处为    
              (4)请根据自己阅读名著的经验,仿照示例,围绕第⑤段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示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又盲又聋,但她在老师的指导下拼命地摸读,不分昼夜地书写,手指头摸出了血也决不放弃,就这样凭着顽强的毅力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成了20世纪美国有名的作家。一个生活在无声无色世界里的弱女子,却诞生了生命的奇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