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 2.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 3.

              有关《木兰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英雄气概。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互文的修辞,概述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辞官既是因为她对家园生活的眷恋,也是因为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
              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了木兰的心思缜密,机智过人。“十二”是确指,表示木兰征战时间之长。
            • 4.

              选出《己亥杂诗》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D.“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 5.

              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诗人的联想:诗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个联想,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B.“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寓“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这一幅图景跟开关的那一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特有的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着他的乡土之思。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是说一直走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惟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
            • 6.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青玉案
                                                     元 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1)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2)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3)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4)“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5)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 7.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8.

              对吴均《山中杂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的景象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B.全诗一句一景,没有人的痕迹。
              C.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本诗表达生动形象,主题明确,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归隐山居之乐,充分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
            • 9.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月夜

              唐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10.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后句即景生情,写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同望着一轮明月.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丝毫不露痕迹。
              B.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埋怨“远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竟夕”, 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强烈。。
              C.颈联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传达感情,具体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灭烛”,吹灭灯烛,因为满屋的月光,柔柔的、静静的,使人怜爱,催人联想,逗起了相思之情;“披衣”,到庭院走走,时间一久,不觉露水打湿了衣裳,而相思之情更为浓重。
              D.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意思是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思念的人,还不如回屋睡觉,在梦里与思念的人团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思念之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