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位“卑微的母亲”的事情。
              (2)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3)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4)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给自己的母亲发一条短信,说出自己对母亲祝福的话,要求语言简练得体,富有创意,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0个字左右。
            • 2.
              掌心化雪 
                  (1)这是一个真实故事。
                  (2)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3)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备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4)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5)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6)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7)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8)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9)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从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0)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11)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1)作者在文章中记述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模拟那位心理老师的口吻开导丑女孩。
              (3)第(9)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 
              (4)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 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心“是”
              毕淑敏
                  ①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说,“心”是一把铁勺子,正在炒豆。豆子会蹦啊,最后两颗豆子掉在了“心”外,只有一颗幸运豆留在了勺里。
                  ②人们常说人的心比海洋比天空还要博大,窃以为这是指宏伟幽深的冥想时刻,并非随时随地的状态。在万千纷常的日子里,人心就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勺。
                  ③因为有锈,所以要常常擦拭。我们的心会被各式各样含酸带碱的风雨浸淫,会被蛀出缝隙和生长阴霾。天气晴朗时,在阳光下晒晒心情,锈就会悄然遁去。美丽的大自然和相知的朋友,就是紫外线了。
                  ④每个人只有一把铁勺,却要遭遇到很多豆子。我们要仔细地甄别放入勺子里的物件的数量。空无一物的勺子令人伤感,不堪重负被挤爆了的勺子也是悲剧。
                  ⑤如果有一些我们不喜欢的豆子进入勺子,那可怎么办呢?有一个好法子,就是炒。
                  ⑥炒我们的心事,把它们加热,把它们晾晒,在这个过程中,翻来过去地斟酌,你是保存勺子还是姑息豆子?为了勺子的安宁,你要立决。结果就是只留下那些最重要的豆子,而把其他的豆子扬出我们的视线。
                  ⑦这个过程其实充满了艰难和痛苦,每一颗豆子都不是无缘无故进入铁勺的,它们必和情感与理智有着千丝万缕的枝蔓。甚至那些我们十分嫌恶的瘪豆子,被虫蛀过的病豆子,也在长久的摩挲和掂量中,融入了我们的体温,产生了割舍不下的惯性和依恋。然而,还是要“放下”,此刻需要的不仅是聪明,还有一往无前的勇敢。
                  ⑧把废豆子驱逐出铁勺,心就宽敞了,铁勺恢复了洁净与轻盈。新的豆子仿佛新的客人,姗姗来临。对于你的心事,你可不要忘了甄选和款待。
              (1)作者在第③段强调了什么对我们心情的重要性?
              (2)你是如何理解“人们常说人的心比海洋比天空还要博大”这句话的。
              (3)阅读全文,分析全文主旨。
              (4)作者交代了小时候学“心”的情景,作用是什么?
              (5)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说说如果你遇到“不喜欢的豆子”,应该如何对待它。
            • 4.
              致网虫儿子的信亲爱的儿子:
                  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真是吓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一个大男孩了。
                  真的,转眼间你已经十六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了,你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以前对我给你下达的命令,你的运行速度不亚于当今的P4处理器,可现在哪怕是让你倒个垃圾这样的小事,你都不太情愿,有时候我还得敲几次“回车”你才执行,遇到你不高兴的时候就干脆“死机”--根本不理我。
                  有时候逼你吃饭,我是怕你“系统”资源不足,“主板”受损,尽管你已经瘦得像一根“内存条”,你却毫不领情。看着你漫不经心地吃着饭菜,我恨不得把饭菜“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粘贴”!
                  自从买了电脑回来,你的眼里就只有它,只要在家,你都是坐在电脑前。我担心你在电脑前坐久了会过早地“安装”上“视保屏”,担心影响你的学习,更担心你被网上的“病毒”传染,为此,我限制了你的上网时间。你却对我说,我的这一套“操作系统”版本太旧,需要“升级”。
                  前天的家长会上,你的班主任说你的成绩明显下降,还说了你在学校的种种“非法操作”。比如作业没做好就顺手将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上课时用小纸条给“MM”发送“信息(还画个小企鹅)……”
                  我承认你在电脑方面有天赋,小小年纪就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试,可是现在你不打好文化基础,将来还是会被社会“删除”的。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陌生,因为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 而 在我眼里,你有时像加了密码的文件,而 我忘记了密码;有时像幅不知什么格式的图片,没有合适的看图工具打开它;更多的时候,你像一堆乱码,我看不懂解不开
                  说实话,我并不想改变你原来的“界面”,也不愿每天挂着“黑屏”的脸面对你,更不愿“压缩”你的个性,只想用我的爱为你筑起一座抵御侵袭的“防火墙”。亲爱的儿子,你能理解做母亲的这颗心吗?因为从你来到这个世界那天起,我就中了“I love you”的病毒,无药可救了。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我不想做你的威严的母亲,就当我是你的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希望这封信对你有所帮助,【还请你用“磁盘扫描”程序检查一下“系统”中的错误,用“杀毒软件”杀一下毒,或者干脆重装一下“系统”,那样运行起来会更快、更好!】
                 祝你重装成功!
                                                                                      爱你的母亲
              ××年×月×日(1)儿子的哪些行为引起母亲的担忧,母亲才写了这封信?请简要概括。
              (2)信中使用了很多电脑用语,既贴切又含蓄。请你破译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直接说出它的意思。
              ①你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
              ②你却对我说,我的这一套“”版本太旧了,需要“升级”。
              (3)文中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文中画横线句子表现母亲的什么心理?请结合文意揣摩写出来。并仿照该句的形式(排比),写一段话,写出你对自己母亲的印象。
              仿句示例:妈妈,在我眼里,您有时像金色的灯塔,为我指引方向;……
              (5)如果你是那个“网虫儿子”,看了母亲的信之后,决定发手机短信给母亲,你会写什么?
            • 5.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 ______ 。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3)文题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4)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我的母亲/胡适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母亲为什么这样教训儿子?(用原文回答)
              (2)选文第二段写了几件事?分别概括这些事情的内容。
              (3)体味下面语句所包含的感情。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4)试用你的眼光评论一下文中作母亲的教子方式。
            • 7.

                 雪一化就有路了

                  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

                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怕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

                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

                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1) 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激愤恼恨→               →                 →                   

              (2) 选文中划短线处的“病人”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3)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根据选文内容,补写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

                                                                                       

                                                                                     

                                                                                                                                                            

              (5) 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 8.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①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②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我感激地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③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④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 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⑤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⑥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了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学生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⑦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
                  ⑧“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完;冬天一下雪,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妈妈的 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⑨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秋天里,他每天都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⑩安锐举起那张画:“ 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⑪“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⑫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 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⑬十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8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原文有改动)(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
              (4)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段“安锐 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一句中加线词语“笑”的含义
              (5)请写出与第⑩段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6)结合选文的内容,请你谈一谈文中的“我”能否得到奖杯?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