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晴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的张开了嘴,五个脚趾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迸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投生气,他笑了笑,转身-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
                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小驴脚上的鞋急的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的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小驴不让奶奶知道自己的鞋,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 2.
              下列文学常识和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陋室铭》《桃花源记》《马说》中的“铭”“记”“说”都是表示文体。


              B.  《马说》《黔之驴》《渔家傲•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海燕》是高尔基在 1901 年 3 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D.《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它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 3.

              最后一课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普士兵的号声——①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②”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 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
              (2) 结合全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 4.

              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

              (美)威廉·萨洛扬

              凌晨四点,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突然,一阵轻敲窗户的声音惊醒了我,“阿兰姆。” 一个声音在窗外轻轻叫唤道。

              是我的堂兄穆拉德!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打开窗户。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虽然还不是早上,但因为是夏天,黎明前的亮光已足让我知道我不是在做梦。我的堂兄穆拉德正骑在一匹漂亮的白马上。

              我把头伸出窗外,揉揉眼睛。“你没看错,”穆拉德用亚美尼亚语说道,“是一匹马。你没有在做梦。如果你想骑的话,就快点出来。”

              我知道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疯狂的一个,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马的记忆,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骑马。然而我们很穷,我们整个部落都处于贫困之中。每个家庭的钱都只能勉强维持一日三餐的食物。然而我们很诚实。我们因为我们的诚实而闻名。我们不会利用任何人,更不用说去偷别人的东西。

              我知道穆拉德家没有马,他本人更不可能有钱买马。我猜测这匹马一定是他偷来的。然而,我对马太痴迷了,在我看来,偷一匹马来骑跟偷别的东西(比如偷钱)似乎是不一样的,也许这根本不算偷。

              我迅速穿好衣服,然后从窗户跳到了院子里。穆拉德轻轻下马,把我扶到了马背上。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乡间公路。空气无比清新极。骑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真是爽极了。

              “阿兰姆,坐稳了。”穆拉德提醒我,然后,他双腿用力一蹬马的肚子,喊道:“驾!”白马后腿站立,前脚扬起,长嘶一声,然后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蹿了出去。马穿过田野,跨国灌溉沟渠,向乡间公路跑去……我们跑了一圈又一圈,马和人都大汗淋漓。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我们得回去了。要不大家都起床了,我们的秘密就藏不住了。”穆拉德说道。

              “我们把它藏在哪里?”我问道。

              “我知道一个地方。”穆拉德答道。

              大约十分钟后,我们悄悄地牵着马走进了一个废弃的谷仓。谷仓的地上有一些燕麦和干草。

              那天下午,我正在穆拉德家玩。一个叫约翰·拜伦的农民来穆拉德家作客。约翰·拜伦的家在另外一个村庄,离我们部落有十英里远。“我丢失了一匹马,一个月了也还没见它回来。可是这匹马花了我60美元啊!”约翰·拜伦对穆拉德的父亲说。

              他们接下来说了什么,我不知道。我已经跑出去找穆拉德。

              穆拉德正在一棵桃树下救治一只受伤的小鸟。“你居然已经收藏了那匹马一个月!”我盯着他说道。

              穆拉德没有看我,只是专心地给小鸟受伤的翅膀涂药。

              “干脆,我们把马留下来一年时间吧。”说完,我热切地看着穆拉德。

              “我知道你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学会骑马,但我们不能留这么长时间。”穆拉德头也不抬回答我。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马还回去。”

              “最多六个月。”说完,穆拉德站起来,用力把小鸟抛向天空。小鸟努力拍打着翅膀,几乎要掉下来,但最终,它还是飞走了,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稳。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穆拉德每天凌晨都来接我出去骑马。我们在田野旁的公路上尽情地驰骋。太阳升起来之前,我们就把马牵回那个废弃的谷仓。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可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那天早上,我们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正赶往镇上的约翰·拜伦。他盯着白马问道:“请问,你这匹马叫什么名字?”

              “小心肝。”穆拉德答道。

              “我可以看看它吗?”约翰·拜伦问。

              “当然可以。”穆拉德说道。

              在仔细查看了几分钟后,约翰·拜伦说道:“如果你们部落不是享有诚实的美誉,我几乎就认为这匹马就是我丢失的那匹马。嗯,也许它跟我的马是双胞胎。”说完,他转身就离开了。

              三天后,约翰·拜伦又来到了穆拉德家。

              “我的马回来了!而且,它比以前更强壮了!”他高兴地说道。

              (有删改)

              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肯定的人们应该坚持以诚实为荣,是非分明的原则。
              B.鼓励解放孩子天性,让孩子率性自由成长的做法。
              C.倡导大人们用约翰·拜伦的方式纠正孩子的错误。
              D.教育孩子不能因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丢弃诚实的美德。
            • 5.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 ,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B.“城管巡查”导致母亲脚受伤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铺垫。
              C.第7自然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的痛。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 6.

              请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B.《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在这里,作者以魏尚自比。
              C.《陈涉世家》选自《史记》,《史记》是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
              D.“解放思想、久经风霜、谈读书”都是动宾短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