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1)公亦以此自  ______________ 

              (2)康肃笑而_______________ 

              (3)见舟而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4) [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节选自李渔《山茶》)

              (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 语段(一)中“独爱菊”“独爱莲”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3) 语段(一)(二)描写莲和山茶时,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4.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 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1)其岸势犬牙差互

              (2)以其境过,不可久居 

              (3)奇而坚

              (4)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4) 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____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_________的不平之气。

            • 5.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二)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

              (陆游《筑书巢》)

              【注释】 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仙则     名:出名,有名

              B. 斯是室     陋:简陋

              C. 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D. 可以调琴    素:白色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语段(一)中作者为何要写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室主人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结合语段具体内容分析。

            • 6.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以其境过 (        )

              ②心之(                    )

              佁然不动(                    )

              (2) 翻译下列句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甲文:

              乙文:


              (4) 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 7.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 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本文题为“陋室铭”,文中又强调“斯是陋室”,而结尾处作者却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前后是否矛盾?


              (3) 文段(二)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 8.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蒙以军中多务(    )        ②肃拜蒙母(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选自《 》,__________(朝代)--________(作者)主持编撰的一部_________(体例)通史。


              (4) 文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表现了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9.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画线的词语。

              (1)媵人持沃灌  汤:  _____       

              (2)同舍生皆绮绣   被: 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晓雾将

              ______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______

              ③怀民亦未

              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沉鳞竞跃。
              ②相与步于中庭。
              (3) 填空。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_ _____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 _____”的语句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