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①_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②__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③_______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它擂响在锣鼓铿qiāng的声音里,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④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⑤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任务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积淀•           铿qiāng    
              (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跳动”“绽放”“闪烁”分别放在①②③处的横线上.
              (3)将划线④处的两个句子改成一个句子.
              (4)划线⑤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    ”改为“    ”.
            •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新华网福州12月26日电:“【因为每个景点是一颗珍珠,那么赣龙铁路复线就是一条线】,将这些珍珠    (A.串成  B.穿成)了项链”.12月26日上午11时16分,经过赣龙铁路复线的首列D6971次列车    (A.直达  B.抵达)赣州站,赣龙铁路复线正式通车,一条连接瑞金和古田会议旧zhǐ等经典景区的《红色游》通道也
              然开启
                                                                                 (据互联网内容改编)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然   旧zhǐ    
              (2)文段加横线句子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改正.
              (3)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新闻标题:    
              (4)文段“【】”中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写下来.
            • 3. 综合性学习
              班上开展“论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  确定论题】
              班会开始时,正反双方首先要确定论题,请你根据正方的观点,给反方确定辩论的题目.
              (1)正方:电子阅读优于纸质阅读
              反方:    
              【活动二  调查资料】
              在辩论中,正方找到了以下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内容
              时间
              2012201320142015
              电子阅读运用率%32.838.640.350.1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长略有减少.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13年减少了1.95分钟.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4年增加了5.18分钟.
              材料三:南昌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青睐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
              (2)假如正方想根据上述材料总结观点,作为论证,那一则材料不可取?试分析原因.
              【活动三 学写辩词】
              (3)假如你是反方的一员,请你准备一段简短的辩词.
            • 4. (2015秋•怀柔区期末)阅读下列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一八四二年(壬寅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留别家人时口头创作了一首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以此表明了自己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为了国家,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后来,林则徐在身命垂危之时,将亲手绘制的新疆地图和一副字画(这首诗中的两句)交与左宗棠.二十年后,垂暮之年的左宗棠带着林则徐赠与他的地图和字画,率十万湘军,抬棺进疆,在国力贫弱不堪的晚清时期,奇迹般地击败沙俄支持的新疆分裂势力,把新疆重新纳入祖国的怀抱.
              (1)右边的这幅书法作品选录的是《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中的两句诗,请你任选其中一句,用简体楷书抄写在答题卡的田格内. 
              (2)阅读上述文字与对联内容,你认为,这副字画内容最能反映我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哪一项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抵御外强.
            • 5.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第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它肩负着三大使命:
              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① (A.落实 B.改变 C.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它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 ②”(A.终点 B.洼地 C.核心)的面貌.这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开创地区新型合作.经济带具有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本着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发扬古丝绸之路兼容并包的精神.
              材料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

              【材料三】
                  古代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是连接亚非欧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最初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西方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从运输方式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西亚而到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这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海上丝绸之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最早开辟也始于秦汉时期.它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经南洋到阿拉伯海,有的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
              (1)从材料一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恰当词语: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2)依据材料二,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说明.
              (3)根据材料三,推测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说法的由来.
            • 6.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本文段选自清代长篇讽刺小说《    》,作者    
              (2)文中横线处应该填的词语是    ,该词的词性是    
              (3)文中画波线的句子省略了主语,请你给它补上,并提取该句子的主干.
              主语:    
              主干:    
            • 7.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下列各题.
              【甲】采集植物和渔猎野生的动物,是远古时候祖先们获取食物的最重要方式.传说中国有一位圣人名叫神农,他为使百姓有食物吃,“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为尝试“百草”,他“一天而遇七十毒”.这些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为寻找食用植物所作的各种努力.他们辨认和品尝各种野生动植物,并从中获得了种种经验和知识.在古代还没有出现文字时,这种经验和知识,可以通过口头相传或简单的图画而得到流传和积累.因此,生物学知识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历史悠久的远古时代.
                  新石器时代,人们根据积累的动植物知识,能够将自然界中一些可供食用的动物或植物,①     (驯化/驯服)或培育成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人们在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的实践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动植物的认识.在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刻画有动植物形象的陶器.在辛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个陶罐,外壁上有一幅太阳与植物的图画,画的中间是一棵刚出土不久的植物子叶,子叶的两旁,画了两个闪射着阳光的太阳.图画很明显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阳光与植物生长发育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河南临汝闫村出土的距今已有5000年的一个彩色陶器上,绘制着一幅鹳鸟衔鱼的图画,这幅鹳鱼图,清楚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鹳鸟形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以上事实说明:中国古代传统的生物学知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孕育和萌芽.
              【乙】商、周时期,生物学知识获得了初步的发展.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为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甲骨文中关于动植物方面的记载,说明我国古代早期就有动植物形态、分类和生态习性方面的知识.
              甲骨文是我国殷商时期使用过的一种文字.这些刻在动物骨骼上的象形文字,有不少反映了三四千年前,人们对生物世界的一些思考.“禾”字在甲骨文中写作或写作,它就像成熟下垂的禾穗,是禾本科作物形象的反映,是对谷类作物的统称.甲骨文中还有许多从禾的字,如黍、稻等.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将这些作物视为同一类的植物了.鹿是古代狩猎最重要的对象,所以古代人们很熟悉鹿的习性.“鹿”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它着重画出鹿的长颈、小尾巴和分叉的双角,一眼就能看出是只鹿的形状.甲骨文中还有几种鹿类动物名称,比如“麝、麇、麞”等,虽然它们整体形象不同,有的有角,有的没有角;有的角短,有的角长并且有分枝;有的腹下有香腺,有的没有.但这些作为动物名称的象形字,都有一个“鹿”作为它们的基本形制.这里面,实际上包含有将一些 ②     (形状/性状)相同的动物归为一个类群的想法.
              (1)从【甲】【乙】文中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2)“麓”字在甲骨文中写作“”().请你根据【乙】文内容,推测古人造此字时的具体想法.
              (3)阅读【甲】【乙】两文后,说说你对中国古代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有了哪些了解.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温馨是初春河上飘过的第一丛草垒,     ,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院,是满坡黄花间衣袖盈风的少女笑
              ,是令你砰然心动的温暖与温柔.
                  温馨是重阳登高,与另一位登临者不约同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彼此微笑hàn首的心仪;是情绪低落时,坐在朋友书房里,捧着刚沏的热茶,迎着关切目光的释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hàn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正确写法是“    ”.
              (3)“漫步”的意思是    ;“衣袖盈风”中的“盈”的意思是    
              (4)仿照上下句,在文中横线上写一句合适的话.
            • 9. 阅读下面这首关于十二生肖的诗,完成第(1)-(2)题.
                                          投鼠忌器存戒心,汗牛充栋学问深.
                                          猛虎一吼山川震,狡兔三窟宜脱身.
                                          青龙腾空主祥瑞,白蛇下凡觅知音.
                                          万马驰骋芳草地,三羊开泰物候新.
                                          金猴奋起千钧棒,雄鸡唱彻万户春.
                                          义犬忠诚尽职守,肥猪满圈地生金.
                                          十二生肖轮流转,天干地支定乾坤.
              (1)在汉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法,并用动物来记人的生年.
              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你所属生肖的那一句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2)谐音是汉字独有的特点,由谐音而派生出来的“吉祥语言”,并由此创作出的“吉祥图案”可谓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下列含有生肖的“吉祥语言”和“吉祥图案”没有借用谐音的一项    
            • 10. 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爱我平潭”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的相关任务.
                活动一:探寻家乡艺术
              (1)下面是某同学为“探寻家乡特色民间艺术”主题活动搜集的一组资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    .(填序号)
                A.平潭“海柳雕”具有十分鲜明的海岛文化特征.海峡湍急的水流下生长着被誉为“海底神树”的海柳.早在清朝,由于海柳木性凉兼具过滤尼古丁之效,”平潭民间贝雕艺人就把海柳雕刻成烟嘴,一时间大为流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各种“海柳雕”的工艺品作为平潭的贵重特产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地.旧前,“海柳雕”正在申请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B.平潭藤牌操源于一种战术,内容多为两军对垒,互相攻守等.舞者右手持短刀,左手拿盾牌对舞,或同持叉、棍者对打.队形有八字阵、一字长蛇阵等,操练时以打击乐伴奏为主,配以琐呐曲牌,曲调明快,表现强烈的战斗气氛.清末民初,藤牌操逐渐演变成岚岛人喜闻乐见的民俗舞蹈.
                C.石头厝是岚岛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建造的房子.从现有的宅体模式上看,主要有四扇厝、竹篙厝两种.碉堡般的石头厝冬暖夏凉,还可抵挡海岛大风大浪,以及潮湿等各种恶劣天气,是海岛祖先“斗天战地”生存智慧的结晶.
                D.灯牌蛇也叫板凳龙,为平潭民间传统街头文艺演出形式之一,至今已有400 多年历史.出游时,每人杠一架灯座 (现在多用板凳),扎上龙身,系上花灯,每条板凳上安装三盏灯,灯罩上绘有人物、花卉、自然风景或是吉祥祝福语,装饰一新后,首尾相连,形成一条达百余米的“长龙”,“长龙”过街时,牌灯放彩,极为壮观.
                活动二:抒写爱乡情怀
                (2)请你仿照加点部分的句式,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平潭,我可爱的家乡,怎样才能表达对你的深情呢?如果我是画家,我一定用多彩的画笔描摹你曼妙的身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