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消费成为人们的新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邹城市依托百里邹东、清新田园的生态资源优势,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产业。以“邹东深呼吸”为同一品牌,整合邹东山区独居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推出峄山桃花节、老龙湾梨园春赏花节、踏青大束百里骑行、看庄土豆节、张庄樱花采摘节、中心镇万亩杏园采摘节等系列体验活动、着力打造山野乐园、石屋山乡、水上人家等乡村旅游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材料二: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邹城特色资源逐步被开发利用,从民俗文化、土特产品到乡村的饮食习俗,都在换发生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游客喜爱的香城长红枣、张庄牛心杮、石墙薄皮核桃、北宿瓦屋香椿芽、看庄猪牙皂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呱呱鸭、双孢菇、黄金梨等被授予山东省名牌农产品。2015年邹城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人数近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8亿元。
              (1)结合材料一,说明人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乡村旅游?
              (2)结合材料二,谈谈发展乡村旅游有哪些意义。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一份关于网上购物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35%的消费者会关注网上商品的销量,他们认为,卖得多的商品,可信度高,所以选择购买;41%的消费者会关注客户对网上商品的评价,他们认为,通过评价可以分析出商品的质量好坏,从而决定是否购买。
              材料二: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期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推进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充分发挥消费者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1)请说明材料一中两类消费者各是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消费者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3.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

              材料一:人民日报连续刊登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系列报道和评论员文章。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如: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应如何适应“新常态”?




              材料二:为了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为《意见》部分内容:

              (2)请根据材料一表中《意见》部分内容回答其相应的经济学依据。







              材料三:提质增效是新常态的本质。新常态的指向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就业稳,价格稳,民生保障更完善。

              (3)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写一篇建议性报告。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 4.

              材料一:近四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660

              680

              699

              727

              注:目前还有约150万往届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但同时存在着部分大学生不愿接受某些服务性工作岗位,不愿进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作等现象。

              材料二: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2015年政府工作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创造就业机会,同时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择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挥才能。

              材料三:南京大学某著名教授在谈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指出:“我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不在社会,不在政府,而是在大学生自己身上,根子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哪些现状?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从政府和大学生角度谈谈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 5.

              材料一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公民在境外旅游的人数已经达到1.2亿人次,消费总额1045亿美元。有关专家指出,海淘的重要原因在于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国内的有效供给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解放和发展生产率,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2016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广汽传祺起步就立足于全球视野,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始终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铸就传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从中高端切入,注重汽车的安全、品质等本质特性。广汽传祺从汽车产品的设计到制造的每个环节都植入环保理念,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安全的新能源汽车。2015年,广汽传祺的汽车销量达到19万辆,同比增长63%.传祺产品的品质还连续三年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排名中国品牌第一名。

              材料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形成过程

              时间

              会议

              内容

              2016年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部署供给侧改革,强调十三五时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

              2016年3月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贯彻党中央部署,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2016年3月5日 -15日

              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

              代表委员热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建议

              2016年3月16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审议并表决通过《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1)结合材料一,说明十三五时期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三,谈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 6.

              瓷器是代表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美誉的德化陶瓷在陶瓷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面临着如何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产品文化含量、加快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专家们指出,迎接这一新挑战尚需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传统工艺面临失传;文化创意不够;厂多规模小;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优质瓷土资源有限;环保压力大等等。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或政府任选一个角度,针对材料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三条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提出了包括服务、信息、绿色、时尚、品质、农村等六大重点领域的消费升级。《意见》要求加快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制度创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激发市场内在活力;鼓励市场主体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多渠道增加有效供给。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震荡下行,一些国有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经营亏损不断扩大,倒逼国企加快改革。2016年3月29日,C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案》强调国有企业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开放协同创新,向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管理改善要效益;要遵循经济和行业发展规律,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活力;要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带动企业职工整体素质提升。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创造新消费,增强新动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C市深化国企改革的原因和采取上述举措的依据。

            • 8.

              据《经济日报》报道,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般偏低10至20个百分点,属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平均消费率多年在低拉徘徊,大体在60%左右,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从目前的经济周期阶段性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来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1)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说明消费率偏低的不良影响。

              (2)国家应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12月12日,国务院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条例》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居住证制度在全国落地,标志着实行了30年的以城市外来人口治安为重点的暂住证制度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更反映出户籍制度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按照《条例》的规定,将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并鼓励各地政府不断创造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此举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体现出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材料二:这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方向会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机会,有助于经济新常态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所带来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大型城市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有明显增加,对提高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特别是道路、地铁、学校、医院等方面投资机会的增加,也会给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1)根据材料一,从公民与政府的角度,分析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的颁布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积极意义。

            •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如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让社会力量“唱主角”,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等,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
              (1)从国家职能的角度看,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2)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有什么重要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