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居民境外消费规模逐年扩大,2014年中国居民境外消费已经达到1万亿元。备受关注的奢侈品,则是消费外流最严重的领域,2015年中国消费者境外奢侈品消费达到91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2%.阿里巴巴数据显示:“双十一”活动当天海外购物者超过3000万人次。
                  材料二  2015年我两次下调关税,促消费回流;同时为提升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将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年应缴纳所得额提升至20万元。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落实支持创业创新税收政策共计减税2375亿元,截至2015年,政府已经在中央层面取消、停征、减免4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提出我国企业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政府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采取减税降费政策。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已成为网络销售第一大国,网络销售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2011~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及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情况表:
              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亿元)183919210307237810262394302931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17.114.313.111.910.7
              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1.651.85050.266.4

              材料二 借助大数据,网络经济能够捕捉消费信息、定制个性化商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但网络假货也制约着网购消费升级。提高网络供给质量,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需要良好的消费环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七日无理由退货”纳入法律中,不少商家主动配合该条款替消费者投保了退货险。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提出,推动电子商务立法,明确网络商品交易规范、争议解决方式、法律责任,防范和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完善部门间执法联动机制,健全区域间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营造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重视提高网络商品供给质量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应如何有效提高网络商品供给质量、网络经济空间。
            • 3.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材料一  法治新常态,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习近平同志对《决定》所作的说明在谈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时强调:“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材料二  经济新常态特点之一,是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消费需求看,我国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模仿性排浪式消费,指消费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
              基础作用。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怎样理解“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企业应该如何适应这一经济新常态?
            • 4. 目前,我国拥有6.48亿网民,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7%,全球前十的互联网市值公司中国有4家,中国堪称互联网大国。可是在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却敦促有关部门加快协调工作,提网速、降网费。
                  材料一:网速方面,世界有关权威机构于2015年3月底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网速为4.5兆位/秒,韩国以22.2兆位/秒列首位,其后依次为中国香港、日本、瑞典,而中国大陆宽带下载平均速度为4.25兆位/秒。网络流量资费方面,我国约为100元/GB左右,美国约为60元/GB,英国约为50元/GB,日本约为40元/GB.面对这一现象,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不利于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造成这现象的最大原因在于宽带市场缺乏有效竞争,中国互联网接入市场被少数几家网络运营商垄断,中国宽带产业实质上还是处于行政垄断的处境。
                  材料二:201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全省辖市城区主要公共区域实现免费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列为本年度保障改善民生具体实事之一。3月25日,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了《江苏省省辖市城区主要公共区域免费WiFi建设实施方案》,以确保这一民生实事得以有效落实。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述经济现象对消费者的影响。
              (2)运用唯物史观知识,分析总理的敦促和专家的观点的合理性。
              (3)谈谈政府大力推进免费无线网络建设的文化价值以及在建设中的政治责任。
            • 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分析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材料二: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
              (3)联系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6. “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2013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2011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中国梦”是建立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上的。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健全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出台多项政策,稳定食品、住房等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1)说明如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结合材料,分析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幸福、平安的“中国梦”:健康安全的食品,清新怡人的空气,方便有序的交通,舒适宜居的环境,健全的民主法制,廉洁信任的政府等等。民众的期待就是政府努力的目标。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怎样满足民众的期待。
              “中国梦”激活了每个中国人内心的梦想。但如果机会因家庭贫富而有高低、因财富多少而有先后,那普通人就不敢做梦,不敢追梦,也不能圆梦。据此,有人提出“借鉴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做法,建立同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3)运用《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评价上述观点。
            • 7. 材料一:(图一) 近两年来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年份2010年2011年
              类别总量增幅(同比)总量增幅(同比)
              财政收入83080亿元21.3%103740亿元24.8%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21033元11.5%21810元8.4%
              (图二)2011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跌情况

              注:
              ①同比实际上是指定年度间具体时期的指标数据比例。环比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
              ②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
              材料二: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11年,我国消费率由61.4%下降到48.8%,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5.3下降到35.1%,低于世界平均约75%的水平。
              材料三:面对当前高企的物价,如何对待消费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甲:“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会上涨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我们还有许多后顾之忧,所以钱能不花就尽量不花。”丙:“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实际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材料四:2012年政府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敢于消费。此外,政府还将推行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和措施,让老百姓乐于消费;改善消费的环境和条件,让老百姓方便消费。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运用“货币、消费、投资”的相关知识,请你对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3)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这样做的理由。
            • 8. 苹果公司成为美国最具价值的企业,它设计的产品iPhone、iPad颠覆了传统手机和电
              脑的使用方式,有人说苹果改变了这个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因现代科技充满了更多可能。同学们决定开展以“创新强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果粉”们的疯狂
              “果粉”,指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狂热爱好者。在中国就有着成千上万的“果粉”。 2012
              年1月13日,“只需一个键”的苹果iPhone4S手机在国内发售。虽是价格高达五千多元的奢侈品,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均出现“果粉”冒着刺骨严寒,彻夜排长队购机现象,其中不乏一些透支消费的“果粉”。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果粉”们疯狂的原因。
              ●“链条”中的真相
              同学们通过上网搜索发现,一部最新款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售价高达5000多元,苹果凭产品研发设计优势所赚利润占全部利润的70%以上,只有20-30%的利润分给众多环节的合作伙伴,但其中只有约6.50美元的价值来自 中国处于苹果产业的组装链条,中国工人分得iPhone总价值只有1.8%,不足10美元;没有自己的品牌,替别人代工或跟风山寨永远成不了制造强国。
              (2)运用《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使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穿越”中的交流
              为表达对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的尊敬,同学们摘抄他的一些语录做成展牌:
              ◆We're here to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 Otherwise why else even be here?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常保饥渴求知,常存虚怀若愚)
              ……
              (3)请你选择上述语录中的一句,从哲学和文化角度各选一原理谈谈你的感悟。
            • 9. 2011年国家财政投入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消费需求。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
              材料二  国务院于2011年6月29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指出,财政教育经费的安排使用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结合材料一,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角度说明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对扩大消费需求有何作用。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国家财政在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