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顾过去五年,我国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展望未来五年,我国将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站在“十二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上,某校高一同学展开了以“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回顾过去:生活在苏北农村的学生小明,其家庭及家乡变化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小明向父母了解家庭变化,经过整理,得到以下图表。

              表二:小明家庭消费结构情况(%)
               
              食品
              穿、行、住
              教育、文化、通讯
              休闲、旅游
              1978年
              92.7
              7.1
              0.2
              ——
              2012年
              41.6
              30.7
              21.2
              6.5
              问题:(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两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分)
            • 2. 22009年是新中国改革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三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表一 1980年~2009年某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1980年
              2009年
              年增长
              城镇人均收入
              370.64
              9 146.76
              8.5%
              农村人均收入
              143.69
              2 831.42
              7.9%
              表二 2009年某地城乡每百户家电拥有量比较
               
              彩电
              冰箱
              洗衣机
              城镇居民
              148
              82
              104
              农村居民
              30.2
              11.6
              23.7
                注: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情况来看,我国大约57%,而发达国家大约占92%。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上述两个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8分)
              (2)结合实际,你认为引起农村居民家电拥有数量不及城市居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10分)
            • 3. 某省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十五”期间,随着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快速发展,全省持有驾照的人员呈快速增长之势,去年全省又有53.2万人拿到汽车驾驶执照,汽车驾驶员总数接近400万人,目前全省平均两个驾驶员就拥有一辆民用汽车,学车、买车、开车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和消费新时尚。
              “十五”期间,我省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快速发展,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 4.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以优化投资结构为重点,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严控投资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材料二  J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⑴我国决定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学依据是什么?(6分)
               
              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10分)
               
               
            • 5.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养老困境
              同学们了解到,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数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的不到妥善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养老事业,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企业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养老服务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4分)
              材料二:破解养老难题
              在一个养老示范社区,同学们发现,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既能满足老人在家颐养天年的要求,又能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社区服务状况:政府兴建的社区医院近在咫尺,统一培训的养老服务人员技能熟练,服务周到:“老年活动之家”里图书室、微机房等文化设施齐全;进驻社区服务中心的企业提供优质价廉的家政、理发等多种服务项目……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推广示范社区养老模式的意义。(4分)
               
            • 6.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表1: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

              注: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表2:我国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表1和表2,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物价变动,事关民生。过去的一年,在“保增长”的同时,物价上涨和通胀预期也在不断牵动着百姓的敏感的神经,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其中,自来水、生活用电和煤气等事关人民生活的产品的提价,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不利于正确引导居民消费,造成资源浪费,提价势在必行。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10分)
               
            • 8. 2011年4月12日,据央视报道,在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是将白面染色制成,制作过程中以甜蜜素代替白糖,加入防腐剂防止发霉。在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是将白面染色制成,制作过程中以甜蜜素代替白糖,加入防腐剂防止发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至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媒体接二连三爆出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法》在一些事件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不少问题等待解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需全社会加强对民众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强烈的道德感和诚信氛围。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意义何在?(6分)
               
              (2)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应怎样解决食品安全问题?(8分)
               
              (3)陈先生从超市购买了一盒密封好的馒头,食用时发现有异味。请选择一种维权方式,帮助林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的简要方案。(4分)
               
            • 9. (10分)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贯彻和响应这一
              精神,某市提出以文化立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采
              取了各项措施。具体是:一、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二、稳定物价,抑制文
              化产品价格过快上涨;三、引导市民树立积极而理性的消费观念;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
              富文化产品。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某市实施各项举措的依据。(10分)
               
            • 10. 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过去五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在世界第100位左右。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但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基尼系数已达0.47,超过国际公认的0.40的警戒线。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的主要指标。数值越高,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国强民富”的发展道路。“十二五”规划将“民富”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2)你如何看待“国强”和“民富”的对立统一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