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 2016 年 3 月 1 日发布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提出,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合理 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推行夏季公务活动着便装。开展旧衣“零抛弃”活动,完善居民社区再 生资源回收体系,有序推进二手服装再利用。抵制珍稀动物皮毛制品;鼓励绿色产品消费。 继续推广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环保汽车、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加快畅通绿色产品流通 渠道,鼓励建立绿色批发市场、绿色商场、节能超市、节水超市、慈善超市等绿色流通主体。
              为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意见》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厚植崇尚勤俭节约的 社会风尚,大力推动消费理念绿色化;规范消费行为,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打造 绿色消费主体;严格市场准入,增加生产和有效供给,推广绿色消费产品;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长效机制,营造绿色消费环境。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发展绿色消费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出绿色消费的主旨。
              (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职能,说明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在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中应如何作为。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并与其他行业相融共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材料一 网店是人们在网络上购物,并通过各种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交易全过程的网络平台。网购具有便捷、价廉等优势,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虚假宣传、欺骗顾客、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现象,影响着网店发展。大学毕业的小陈准备开家用户“点赞”的网店,为此,她搜集到以如图表信息:

              表1 中国网购人数(亿人)
              年  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网购人数1.41.722.53.13.6
              (1)解读上述图表中的信息并说明经济原因。结合材料一,分析网店发展的经济影响。
              (2)你在解答第(1)题的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
                  材料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多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网上祭英烈》纪念网页,播放抗战影视片。某校学生浏览网页学习烈士的抗战事迹,就“互联网与思想道德建设”“纪念活动的意义”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如下两大观点:
              ★观点一:互联网延伸了现实社会的时空界限,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要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平台。
              ★观点二:70年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使全球6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国际社会应抓住纪念的契机,携手让持久和平的信念深入人心。各国要有担当,以史为鉴,开辟未来,倡导合作共赢,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观点一。
              (4)结合观点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为实现人类持久和平提出三点建议。
            • 3. 安徽省在创新上下功夫,采取多项举措,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创新消费激发潜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安徽省消费已经进入了个性化、多样化为主流的新常态。在消费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成了新的消费亮点。随着消费升级由基本的生存消费、健康消费到享受型消费,转换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新的消费增长点,这些消费增长点是我们未来消费增长的基础,随着市场消费潜力的不断激发,未来消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创新驱动推进发展】
              安徽省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紧抓创新型省份建设契机,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增强创新活力,推进安徽发展不断升级。
              (2)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建设创新型省份。
              【创新作品共筑梦想】
              安徽省文化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文化创新,开展了千名文化工作者下基层采风活动。在活动中,文化工作者们以“采”向人民汲取创作营养,以“创”为社会催生优秀作品,以“送”为群众丰富文化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情感真挚、生动活泼的文化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3)根据材料,说明文化工作者下基层采风措施的文化生活意义。
            •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后,在某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研讨会上,一些专家认为下面因素能助力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制定实施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已有120家文化企业改制,40家企业已上市,累计融资275亿元
              *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底蕴,拥有创新人才和高新技术优势
              *北京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
                  材料二   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政策目标,促进人民受教育的公平正义。教育公平不是纸上谈兵,关键是把政策落到实处。迄今为止,国家先后出台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政府部门必须牢记改革使命,努力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教育部门必须谨记自身职责,把改革政策部署一一落到实处,力争教育 公平早日实现。
              (1)请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所列各因素为什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对我国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的认识。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美日信息消费状况(单位:美元)
              《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信息消费面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弱、市场准入门槛高、配套设施政策不健全、行业壁垒严重、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亟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材料二《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互联网新兴媒体建设,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但当前互联网上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严重侵害了公民切身利益,也严重扰乱网络公共秩序,直接危害社会稳定,广大群众强烈呼吁整治网络乱象。为回应群众关切,公安部根据广大人民群众举报的线索,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1)材料一中的图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中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发展信息消费。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全国公安机关为什么要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 6.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六大主要任务中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
              材料一   2012年生月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新闻稿称,2012年3月份全球食品价格上涨,并创下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美国农产品价格创下了2010年以来最高的上涨纪录。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天气以及部分地区的紧张局势等是造成粮食上涨的几个重要原因。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作为最基本、不可或缺的粮食消费存在着刚性的需求。粮食的工业及能源用途增加,支撑粮食生产的各种要素已经绷得很紧,稍有疏忽,粮食产量就可能掉下来,农业基础地位就可能动摇。
              材料三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破6亿吨大关,连续十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国际粮食价格为什么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说明我国重视粮食生产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 7. 中国式“剩宴”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如何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呢?近日,有一群网友发起了“光盘行动”,得到众多网友的响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反正潘子卉:加入“光盘族”吧。让我们都不要浪费,尊重农民的劳动。
              @txznisnota:父辈很喜欢把吃不完的留下下次吃,最后剩菜越来越多,很多吃不完的东西都扔掉了。其实应该一开始就不要买这么多。最好的节约,就是不浪费。
              @鳗鱼小卷:这个活动好。不少人有种陋习,外面吃饭,特别是请客吃饭,必须都吃到有剩下的为止,不然就好像没好好招待别人吃饱的样子,而且打包也觉得蛮丢脸的。
                  材料二“浪费是年轻人用了没两年的手机,是中年人转来送去却不吃不用的年节礼品,是一件商品的过度包装,是白天的灯火通明,是市政建设无长远规划的重复开挖……”网上一则关于“身边的浪费”的段子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大至政府形象工程、官员豪华座驾,小至个人消费行为、物质至上思维方式,究其原因,还是源于中国文化中“好面子”“讲排场”“兴攀比”的心态。
                  材料三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阅读以下内容,回答问题。
              “家”文化和“孝”文化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家族成员聚集而居,并肩奋斗图存、相互扶持、休戚与共的“大家庭”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与责任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道”理念,使尊老、爱老、助老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人们将赡养老人看作人生大事,使老人在家中获得精神慰藉。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
              (1)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如何解决好“身边的浪费”问题。
              (2)结合材料一、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作为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光盘行动”?
              (3)结合材料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老年人最中意居家养老方式的原因。
            • 8.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2013年两会的热门话题,美丽中国从雾霾中突围。
                  材料一        浙江工业废气排放情况表(2006-2010年)
              项目20062007200820092010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1470217467176331886020434
              燃料燃烧废气排放总量(万吨)92161154288811191313480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82.9077.5971.5967.7067.80
              烟尘排放总量(万吨)19.5017.2016.4917.9717.40
              粉尘排放总量(万吨)22.0020.3017.1316.8313.90
              浙江省生态保护指数得分图(2007-2008年)

              注: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占GDP比重2008年为2.42%.,全国平均水平为1.49%;2008年浙江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5.1%,全国平均水平为70.1%;2008年浙江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9.6%,全国平均水平为66.8%。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根据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个人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企业和个人应该怎么办?
              (3)结合材料二,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谈谈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为了促使房价的合理回归,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断加码,调控政策全面升级(参看下表)。
              时间    国家出台政策    各项政策落实情况

              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八项政策措施,明确提出限购条件  商品房“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全面升级,限购城市从2010年的不足20个大幅增加到40多个

              1月
                国务院同意在部分城市进行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  重庆、上海明确房产税将于1月28日正式启动。重庆税率最高1.2%,上海实行差别化税率

              2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强化差别化住
              房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持续收紧
                新增房地产贷款下降显著,三套房贷
              停贷,二套房贷首付5成且利率上浮,
              首套房贷利率优惠政策全面取消

              3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2011年我国将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  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保障房已开工1033万套,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

              7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二三线城市
              也要限购”
                随后台州、珠海等城市跟进,限购城市
              数增加到近50个
              (1)上述材料中国家调控房价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政治生活》什么道理?
              材料二  随着楼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楼市降价风波也拉开了大幕。一些城市楼盘大幅下调房价,引起已购房业主的不满和抗议,部分业主称由于降价,房子还没入住已经损失了数十万,认为房地产商的降价行为是“价格欺诈”。有的地方出现了已购房业主大闹房地产开发商售楼处的现象。
              (2)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楼市降价风波中所出现的问题。
            • 10. 提起经济,没有人会对它感到陌生。货币、物价、就业、税收、收入和支出等都是人们熟悉的经济现象;每天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节目都会讨论这个或那个经济问题。通过学习《经济生活》,你一定理解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意义。具备了参与经济活动的素养和能力。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经济现象所蕴含的经济学理论。
              经济现象经济学理论
              被网友称为“世纪光棍节“的2011年1l月1l日,仿佛拥有了魔力,让无数网络消费者不眠不休。当天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总额突破52亿,这个足以让实体百货零售店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背后,除了火爆的人气,还有快递业的不堪重负和因网络系统不够强大、游戏规则尚不严密而5发的网络买家抱怨连连。
              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
              央行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经本次调降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为21%,中小型金融机构为19%.根据测算,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可释放资金约4000亿。这是三年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