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拏:通“挠”,撑、划。②毳衣:细毛皮衣③雾凇沆砀:寒气弥漫

              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
              A.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B.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2.

              下列句子,结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D.徐/以杓/酌油/沥之
            • 3.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① 。性至孝,父疽 ② 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 ③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④ 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②疽 jū:毒疮。③瞀 mào 眩:眼花头 晕,迷糊。④挈:带领。

              (1)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亟以身 母  蔽:遮蔽,遮挡        
              B.不知所      之:去,往

              C.或 之曰      语:话语              
              D.得父以归   卒:最终

            • 4.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 5.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D.峡中西望,重峰/掩映
            • 6.

              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淫慢则|不能励精。
              B.夫|君子之行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7.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C.果得/于/数里外
              D.然则/天下之事
            • 8.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9. 下列 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 项是(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
              D.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 10.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膏火,不多与,澄候母寝,燃火复诵习。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尝举进士不中。 

              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至京师。未几,以母老辞归。行省掾元明善以文学自负,尝问澄《易》、《诗》、《书》、《春秋》奥义,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遂执子弟礼终其身。     

              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先是,许文正公衡为祭酒,始以《朱子小学》等书授弟子,久之,渐失其旧。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日昃,退燕居之室,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至夜分,虽寒暑不易也。澄一夕谢去,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南者俄拜集贤直学士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次真州疾作不果行。 

              初,澄所居草屋数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天历三年,朝廷以澄耆老,特命次子京为抚州教授,以便奉养。明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坠其舍东北,澄卒,年八十五。                                   

              (选自《元史·吴澄传》,有删改)

              [注]①昃:太阳西斜。②燕居:闲居之所。 ③谒告:请假。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燃火 诵习(复兴)              
              B.举进士不中(曾经)   
              C.澄一夕 去(辞别)              
              D.虽寒暑不 也(改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