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出自《孙权劝学》的成语,写两个。
            • 2.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铭》一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在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此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B.“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句运用了类比手法。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说明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道德与才能。目的是为了证明“陋室”不陋。

              C.本文开篇四句,写山与水,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描写出“陋室”环境之清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表明作者只与有功名的读书人往来,不愿与平民交往,表现出他对平民的鄙视。
            • 4.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仿佛若有光(           )             (2)不知有汉(            )

              (3)不足为外人道也(             )     (4)黄发垂髫(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4)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5)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 5.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你最喜欢莲身上哪种君子品质呢?你又从这种品质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 6.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③,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B.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C.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D.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 7.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 8.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 龚古, 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 曰奉壹。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B.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C.第一段,作者在移步换景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D.文章以发现小潭-潭中景物一潭中气氛一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
            • 10.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行  期:               (2)相委而    去:         

              (3)下车之       引:                    (4)入门不    顾:        

              (2) 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分别指什么意思?

                                                                                             

                                                                                             

              (4) 《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了陈元方和友人这两个人物形象,请分别归纳他们的性格特征。

                                                                                              

                                                                                             

              (5)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