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行  期:               (2)相委而    去:         

              (3)下车之       引:                    (4)入门不    顾:        

              (2) 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分别指什么意思?

                                                                                             

                                                                                             

              (4) 《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了陈元方和友人这两个人物形象,请分别归纳他们的性格特征。

                                                                                              

                                                                                             

              (5)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2.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

              乙: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西京杂记》卷二,刘歆)

              注释:①逮:到,及。②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解释句子加横线词的意思。
              (1) 以修身(            )         (2)非宁静无以 远( )

              (3)非学无以广才(           )      (4)躁则不能治性( )

            • 3.

              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1)即刮目相待    更:            

              (2)及鲁肃寻阳   过:                  

              (3)蒙以军中多务  辞:            

              (4)当涉猎       但:              

              (2) 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 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4) 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 4.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加横线词作注释。

              ①但当涉猎(          )          ②鲁肃过寻阳 (          )

              ③愿为市鞍马(          )        ④赏赐百千强   (          )

              ⑤公亦以此自矜(           )     ⑥尔安敢轻吾(          )

            • 5.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瞽者,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1) 给下面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释义。
              A.恐已 矣(     )                    B.盲臣 敢戏君乎(       )
              C.士别三日,即 刮目相待(       )     D. 鲁肃过寻阳(       )
              (2) 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 19. 本文与《孙权劝学》都是谈学习的,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示?(请分条陈述)
            • 6.

              (三)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焉             间:                            

              ②小惠未           徧:                

              ③小大之             狱: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⑤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甲】中曹刿认为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是什么?【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建议?请分别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内容,请你选择“曹刿”或者“诸葛亮”,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 7.

              文言文阅读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④爱:吝惜,舍不得。

              (1)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1)能面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

              (2)时时而进 间:_______

              (3)晏子入见 入见:_______

              (4)弦章曰 谏:_______

              (2) 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

               如 是 而 听 之 则 臣 为 制 也 不 听 又 爱 其 死 。

              (3)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


              (4)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
              (5) [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____
            • 8.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晓雾将

              ______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______

              ③怀民亦未

              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沉鳞竞跃。
              ②相与步于中庭。
              (3) 填空。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_ _____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 _____”的语句中。
            • 9.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加横线字。

              (1)太丘去 舍:    (2)尊君在 不:

              (3)下车之 引:        (4)陈太丘与友行 期:

              (5)去后至 乃:        (6)相委而 去:

              (2) 翻译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4) 《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 10.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

              ( )    所与(   )    反取(   )    辞(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 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