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制定和实施备受国人关注。

                  材料一  2015年10月12曰,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建议稿提请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

                  规划研究制定过程中,国务院相关部门积极到各地区、各部门进行各项调研活动,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普通公民对国家“十三五”规划工作的意见建议,把“真经”取上来。集中民智、汇集民意而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将在2016年3月的全国人大上进行讨论、审议和表决,最终形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二  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实现之时,也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日。而这一让人民共享幸福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不断完善经济发展体制与制度,以激发各种资源的活力、调动各种因素的积极性。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我国“十三五”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我国让人民共享幸福的原因,并分析我国如何通过完善经济发展体制与制度来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 2. 分) 我国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互联网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为此,国务院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大学生开办网店。2015年,“众创”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创新。

              材料二:2014年3月以来,我国平均每天诞生1万多家企业,大批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 ”,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多家,就业人数175万;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化。

              材料三: 中关村是中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科技创新的代名词。这里有联想、京东、小米、百度、清华控股等一批领军企业;有日益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包括27家创新型孵化器、110多家社会组织;有“勇于不断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精神和“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风气,无数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中关村的旗帜下,在这个号称中国硅谷的地方,通过改革释放出创新创业的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对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启示。(8分)

            • 3.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顾过去的五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收入分配立法严重滞后,制度还很不完善,人均收入总体还比较低,收入分配差距还比较大,中等收入群体还不够强大,符合先进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要求的收入分配格局还远没有构建起来,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

              根据经济生活知识,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出四条建议。

            • 4.

              材料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4月30日,农业部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专题研究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相关问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眼破解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突出问题,适应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手发力,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在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方面,通过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农产品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破解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突出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材料二:2017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我国和世界的发展。要唱响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主旋律,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通过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周边乃至世界各国的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