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西藏地区现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87座,住寺僧尼4.6万多人;现有活佛358名,其中60多位新转世活佛按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得到认定。由此可见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B.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原则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2.

              今天的中国更加自信地运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战场,大踏步地“开门反腐”。在国内采取高压态势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境外追赃追逃的力度,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这说明在我国(  )

              ①阶级斗争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③彰显公平正义的法治工程得到不断推进

              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分) 我国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互联网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为此,国务院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大学生开办网店。2015年,“众创”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创新。

              材料二:2014年3月以来,我国平均每天诞生1万多家企业,大批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 ”,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多家,就业人数175万;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化。

              材料三: 中关村是中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科技创新的代名词。这里有联想、京东、小米、百度、清华控股等一批领军企业;有日益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包括27家创新型孵化器、110多家社会组织;有“勇于不断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精神和“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风气,无数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中关村的旗帜下,在这个号称中国硅谷的地方,通过改革释放出创新创业的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对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启示。(8分)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12月12日,国务院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条例》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居住证制度在全国落地,标志着实行了30年的以城市外来人口治安为重点的暂住证制度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更反映出户籍制度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按照<条例》的规定,将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并要求各地政府不断创造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此举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体现出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材料二 这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方向会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机会,有助于经济新常态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所带来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大型城市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有明显增加,对提高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特别是道路、地铁、学校、医院等方面投资机会的增加,也会给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的颁布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积极意义。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针对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材料二  2015年12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燃煤电厂升级改造,对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要加大政策激励;中央和地方时改造投入予以政策扶持,并加大优惠信贷、发债等融资支持;在2020年前,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燃煤机组坚决淘汰关停。

              材料三  为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J省构建了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健全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省级环保部门要求省内各级政府将重点污染企业的环保信用评价结果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公开,促进公众监督企业环境行为。

              (1)联系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并分析材料二中的措施对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意义。

              (2)分析材料三中措施的《政治生话》依据。

            • 6.

              2014年10月16日,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在陕西宝鸡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中外嘉宾和佛教弟子4000余人云集供奉佛指舍利的佛门圣地法门寺,欢庆世界佛教界这一盛会。下列对我国宗教政策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保护宗教信仰,支持宗教发展
              B.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D.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7.

              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

              A.强势的政府
              B.依法行政的政府
              C.廉洁高效的政府
              D.权力至上的政府
            • 8.

              当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我国宗教在社会发展中都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宗教在我国能起到积极作用,是因为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我国的宗教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③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9.

              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