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题文】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              ,具有                 。人能够能动地            ,揭示事物的                    
            • 2.
              【题文】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意识是        的产物;是       的机能;是           的反映。
            • 3.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              ,具有                 。人能够能动地            ,揭示事物的                    
            • 4.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意识是        的产物;是       的机能;是           的反映。
            • 5.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作用。人们在          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 6.
              【题文】(14分)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就解决农民工问题,国务院提出“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所谓“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就是对进城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等看待,使他们享有平等待遇和权益。
              《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放在重要地位,加强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要在农民工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运用所学哲学认识论的知识,从有利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说明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的必要性。
            • 7.
              【题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全党全国齐心协力,抗震救灾,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大洗礼,集体主义精神的大检阅,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弘扬。正是这种精神使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将取得全面性胜利。
              根据材料,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抗震救灾精神的产生及意义。
            • 8.
              【题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逐步增加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什么必须注重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运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 9.
              【题文】背景材料:杭州正努力推进“申遗”进程。根据计划,将于2008年9月完成“申遗”文本和整治规划的中、英文版初稿,年底前经国内专家的修改和论证后,送世界遗产中心评审修改,同时完成幻灯、照片以及相关材料的准备。2009年1月全部完成并正式递交世界遗产组织。相关专家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辨题: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