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做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   )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 2.

              下面对杜甫的《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 3.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上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备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得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第①②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
              B.品读第③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
              C.第④段加点词“包涵”的含义是: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与尊重。
              D.第⑨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
            • 4.

              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对王勃的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 5.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土路蜿蜒泥泞……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 一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唱歌。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热爱和执着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⑨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热爱和执着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有改动)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回忆了“我”探访亲戚偶遇“一道花的篱笆”、“一双关切的手”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

              B.第②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细致描绘出亲戚邻居家绚烂明媚的花篱笆,表达了“我”的惊喜、赞叹之情。

              C.第⑤段划线的句子,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亲戚邻居对自己花儿的欣赏,表现了他对花儿由衷的喜爱之情。

              D.第⑥自然段中“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说明“我”是一个不喜欢花的人。

              E.在第⑧自然段中,“我”被拾荒者深深感染,充满敬畏,是因为拾荒者生存条件及其恶劣,但是他依然坚强地活下来了。
            • 6.

              下列对《关雎》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7.
              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甲 南乡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

              B.甲首词上阙落笔眼前引遐思,下阙纵怀远古寄豪情。

              C.乙首词借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

              D.甲首词最后一句引用刘备的话,表达的是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 8.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远赴边塞,偶遇返京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
              B.“故园东望路漫漫”一句中“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C.诗人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以至于无法振作精神,写不出只言片语安慰家人。
              D.此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两全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 9.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B.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C.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D. 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10.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1) 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是卓越的,他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为了说明他的这个品质,作者选取了闻一多先生撰写哪几部书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划横线的两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