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雨中听花语》

              ⑴那个雨天,我在偶然中看见了凌霄花。

              ⑵那天的雨下的很大,风吹着雨伞不停地摇晃,我就站在雨中看着那些凌霄花。

              ⑶年轻时读过舒婷的诗:如果我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在我年少的印象中,凌霄花一定是妖艳、娇媚善于炫耀、张扬的花朵。

              ⑷可是,第一眼看见那些花时,我不敢相信传说中喜欢攀附、依赖、炫耀自己的花,竟是这样的普通而纤弱。

              ⑸很大的风,吹着从高处低垂下来的藤蔓,那些点缀在绿色枝叶里的花儿,便随着摇摆的藤蔓在风雨中来回的晃动着。雨点不停的打在花朵上,每一个雨点砸下来的时候,花身便向下倾斜着、颤抖着,好似在寒风中行进的女子,纤弱的身姿惹人心痛。一阵狂烈的风雨过后,那些花儿又小心翼翼地重新向上站直了身子,雨一阵阵地落下,花儿便一次次地倒下又挺立起来。

              ⑹风吹过来时,花枝和藤蔓一起在风中乱舞,像是在抵抗,像是在挣扎。风不停地吹,我的心也在风雨中随着花一起颤动。我担心那些细小的枝蔓会不会在风雨中折断,我又担心那些花儿会不会在风雨中坠落。我好想用手心去托起那些花朵,我不忍看着这些柔小的生命因为一场雨而陨落。

              ⑺但我明白,生命都是无常的。大自然中植物和动物都要在自然的风雨中经过百般砺炼。我无法替它们承受风雨,只有站在雨中默默地用心守护着这些生命的精灵。

              雨停了,花儿们慢慢的挺直了身子,那些缀着花骨朵的枝条也不再狂舞,它们静静地像墨绿色的流苏一样温柔地低垂着。让我惊讶的是,那些看似细弱的花枝,在风中竟然没有一枝被折断,那些花儿也在雨中坚强地站立着,没有一朵坠下枝头。

              ⑼在风中,我所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疾风骤雨后留下的残露在一点点地滴落,仿佛是一场较量后遗留的尾声。

              ⑽我看见雨润后的凌霄花愈加青翠,我知道以后的花事也将是愈加繁盛。我突然想起了“洗礼”这两个字,生命经过洗礼后会散发别样的光辉吧!我惊叹凌霄花竟会在这样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给了我生命的启迪。

              ⑾我在风雨中看见了凌霄花的灵魂,我明白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凌霄花在人们误解与嘲讽的眼光中坚定着自己的信仰,不停的攀援,只是为了一种更高的向往与追求。我开始对这弱小的生命另眼相看。    

               ⑿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绚丽,所以凌霄花选择了在大树边、山坡上、水泥石柱旁生长、发芽。它们背负着一个攀援强权的恶名,仗义地用自己谦卑的生命与另一个粗糙的生命结合,用自己柔弱的身体装饰着另一个生命,书写着同枯同荣,生死与共的侠肝义胆。

              ⒀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短暂,所以凌霄花选择了迎风独立的岁月,也许磨难才是生命最坚强的历练。所以经过风雨洗礼后的凌霄花,开得异常鲜艳,仿佛是洗尽了尘埃,洗尽了铅华。

              ⒁其实,每一个生命远远都比自己想像的要坚强,当你走过风雨,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超越自己不敢想象的高度。

              ⒂站在树下,仰望着开在风雨中的花儿,仿佛是站在人海里,看来来往往的人群。花儿用无声的花语阐释着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用什么来阐释自己?

              ⒃走在雨中,好像走在风尘的流年里,我在寻找生命的花语……

              文中第三段引用舒婷的诗句,对其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舒婷的诗句与文章的中心没有任何联系,删掉对作者思想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B.作者用舒婷的诗句,证明凌霄花是娇艳、娇媚、善于炫耀、张扬的花朵,表达了自己对凌霄花的嫌恶之情。
              C.作者不想如同凌霄花那样攀高枝炫耀自己,借对它的否定暗示自己的品格高洁。
              D.与下文写凌霄花的外表普通而纤弱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凌霄花坚强、仗义的品性。
            • 2.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找出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作者想起老王就“总觉得心上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心灵的原风景

              ①记得儿时看黑白电影,影片中的好人与坏人,一目了然,善恶全写在脸上。经历了世事之后, 知道人性是复杂的——永远不要贸然地评价一个人,因为你即便知道他做了什么,却未必知道背后的故事。
                  ①那年中专毕业,我被分配到一家电厂上班。进厂的新人要由师傅带着,我跟乔凡师傅分到一组。他跟我讲的第一句话是:干咱这活儿偷不得懒,勤能生巧,巧自勤来。

              ③乔师傅 30 多岁,长得黑且瘦,话不多,穿着件沾满油污的工作服。衣服宽大不合身,更加衬得他瘦小,从你面前走过时,像个衣服架子在晃动。他绕着设备转几圈,敲敲这,听听那,便知有无异常,我心里很是佩服。

              ④半年后,适逢班组人员调整,我被选为工会小组长,虽说是芝麻大小的官,当时觉得挺光荣的。可没过几天,我便发现这活儿难干,有时容易得罪人。

              ⑤那时逢年过节,厂里经常发些米面油、水果等,这活自然派给了我,领回来后分发下去。有次发苹果时,乔师傅领到一箱苹果,打开一看,当即沉下脸来,大声地嚷嚷道:“这箱苹果个头小,还有几个烂掉的,为啥偏偏给我了? ”

              ⑥他挑出几个坏苹果,愤愤地摔到地上, “啪啪”几声,成了一摊烂糊糊的“泥”。

              ⑦这突然的情绪爆发,让正忙得额头坠汗的我像被人击了一拳似的, 感到难堪极了。 那张因气愤而扭曲的脸是那么陌生、难看,仿佛让人看到宽荡荡的衣服下藏着的 “小”来。我有些厌烦地想,嗨,这人怎么这样,这么小气!

              ⑧第二天出工时, 我心里觉得尴尬, 乔师傅倒是忘记了似的, 仍喊我跟随他去干活。 我暗叹了一口气,心想,真是个怪人!
                  ⑨几个月后赶上分鱼,单位鱼塘养的罗非鱼,这鱼刺少,味道鲜美无比。每人两条鱼, 一大一小,都是搭配着分的。那天乔师傅请假没上班,这种热带鱼不好存放,无奈之下我打听到地址,想着把他那份送家里。⑩我把装鱼的袋放进车篓,朝他家骑去,心里有些不安,怕他再说什么怪话
              伸手敲门,门开了一条缝,探出个小脑袋来,问:“你找谁?”我说:“这是乔凡师傅家吧,单位发的鱼,我给他送来了。”男孩眼里闪出惊喜的亮光,笑嘻嘻地说:“阿姨,你们单位真好,又发好吃的。上回发的那箱苹果,全钻我肚子里了。”

              ⑾男孩兴奋地请我进屋,我将鱼放到厨房水池里。正要离去,男孩又说:“阿姨,喝点水再走吧!”男孩扭身去倒水,我这才留意到他右腿有点跛,走路一颠一颠的,像跳着蹩脚的舞步。

              ⑿随后的闲聊中,得知乔师傅其实是男孩的叔叔,男孩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去世,是叔叔收养了他。在那场车祸中,男孩的腿受了伤,叔叔省吃俭用为他治疗,那天便是到省城买药去了。为此,叔叔一直单身。

              ⒀说到后来,男孩的声音变得很小,像一枚细嫩的叶子,轻颤颤地,飘过我耳畔。

              ⒁我的心猛然间被击中,倏地一疼。那一刻我理解了乔师傅,那份“自私”的背后,藏着一份深沉而含蓄的爱。

              ⒂这些年来,我遇到过种种令人气恼的事。当一簇火苗从心头燎过,烧得我浑身难受,这时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交错浮现在眼前,让我学会冷静自持,淡然以对。

              ⒃我们都非完人,何必纠结一人一事,有时原谅他人,也是放过自己。 我愿意相信, 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灵深处, 有一片未被污染的风景。 那个梦境般芳草萋萋的地方,清净、安宁,是灵魂的诗意栖居地。
              (1) 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乔师傅的哪些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

              (3) 文中的乔师傅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 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 4.

                                                                                         济南的冬天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会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慈善”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的,作者在这里用来形容                ,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                              之情。


              (3) 画线句作者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4) 第三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 5.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⑬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1)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文中父亲“如山的父爱”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2) 品析词语。

              (1)有人认为第⑤段划线句中的“固执”用得不好,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2)文章第⑨段划线句中加下划线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品析。

              (3) 文中第⑥、⑬段写“我”流泪了,请说说“我”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 文章最后一句“自此以后……感恩无终。”如何理解?请品析。

            • 6.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 7.

              阅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小题。

              不必说_____的菜畦,______的石井栏,______的皂荚树,____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A.碧绿 高大 光滑 紫红
              B.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C.紫红 高大 光滑 碧绿
              D.紫红 光滑 高大 碧绿
            • 8.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A.日本青年无视周围群众,“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影响“我”观看事实片的兴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大吼大叫,因此“我”很讨厌。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1) 外祖母形象本不美丽,年纪也大,但“我”为什么说她“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2) 用横线在文段中标出描写人物眼神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外祖母的什么性格。
              (3) “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请你用“‖”给选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 10.

              艾叶香中寻玉佩

                                                                                                                       邹凤岭
                 ①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 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E.全文以竹笛为线索,主题是奶奶对爷爷的一片深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