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对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游山西村》中“莫笑”一句写出农民的厚道。“无时”是“随时”的意思,诗人还没有离开,就惦记着还要来,表现诗人的留恋。
              B.《游山西村》表现了农家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C.《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上片写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着重写景,下片写词人在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
              D.《游山西村》通过用典,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意趣浓厚的风情画。《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语言清丽质朴,用词准确生动。
            • 2.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对本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通过对画眉鸟的描写,赞扬了画眉鸟的可爱。
              B.“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描写了画眉鸟在飞行中尽情鸣叫的场景。
              C.这首诗中写了两种画眉鸟,一种是自由自在的鸟儿,一种是不自由受束缚的鸟儿。
              D.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押韵规律是逢双押韵,且首句最后一字也押韵。
            • 3.

              (甲)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富贵不能淫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丙)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

              ①提携玉龙为君死   玉龙:                  ②丈夫之也          冠:

              ③贫贱不能          移:                   ④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②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3)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愚公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4) 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 4.

              阅读下边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 5.

              【甲】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 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 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1)试简述本诗首句的作用。

                                                                                             

                                                                                                               

              (2)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工于比喻,善于言情”。试结合诗句赏析。

            • 7.

              浣溪沙

                                 晏珠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面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B.全词语言圆转流利,清丽自然,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C.”几时回”三字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词人难以藏抑的轻松喜悦和怀人的情感。

              D.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浣溪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
            • 8.

              对《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9.

              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温庭筠在《望江南》中用“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描写了深闺女子精心梳妆和倚楼盼望的孤独情景。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C.“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D.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 10.

              对《游山西村》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