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节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①  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态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诸 役 以 其 幼 而 忽 之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的意思。
              ①幼有神童之 誉                
              落于将军署之内宅_______
              ③庄以实 对                    

              ④何之有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内容,请说说庄有恭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不败伤我乎?而廷尉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注释】①跸: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②③④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拜释之为廷尉                 
              B.此人/亲惊吾马
              C.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D.民安所厝/其手足
            • 3.

              匿名谤书

              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①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②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③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④其事。果马生所作,罪之。

              【注释】①尹京:任开封府府尹。宋以开封为京都,故称尹京。②鬻状人:讼师,专门替人写状子告状的人。鬻,卖。③绾:拘系。④鞫:审讯,审问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 有所贷(曾经)   
              B.弗 (给予)

              C.取 书字校之(毁谤)                 
              D.果马生所作, 之(罪行)

            • 4.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断两处。

                吾 与 虞 人 期 猎 虽 乐 岂 可 不 一 会 期 哉


              (2)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魏文侯与虞人猎    期:______           ②往            乃:_____               

              可不一会期哉      岂:______           ④魏于是乎强    始: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天又雨,公将焉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请选择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与臣/而将四矣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臣/南方草鄙之人也
            • 6.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阸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②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bì)怒③,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④,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水经注·卷四·河水》)

              【注释】①巨阸(è):巨险。阸: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赑怒:形容气势壮大。④《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

              请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 )
              A.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B.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
              C.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7.

              张乖崖严惩污吏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云:“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 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之   诘:盘问                    
              B.乖崖命 之   杖:棍棒
              C.乖崖 笔判云  援:引、拿          
              D.申台府自     劾:检举揭发罪状
            • 8.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沿 阻绝    溯: ______      ②属 凄异          引: ______
              ③不及返     顾: ______       ④岩 幔亭峰后崖也  即: 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 9.

              【甲】孟子曰: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①之上。庄子曰:“鯈鱼②出游从容③,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④。子曰‘汝安⑤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②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③从容:悠闲自得。

              ④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
              ⑤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天下/之正位

              B.富贵/不能淫

              C.固不/知子矣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10.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及长,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自称“退士”,不复出,父力勉之。天圣八年,始擢进士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有大历岁不决,沆数日决之。章献太后建资圣浮图,内侍张怀信挟诏命,督役严峻,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再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出知衡州。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欲取其田,乃伪作卖券,及邻翁死,遂夺而有之。其子诉于州县,二十年不得直,沆至,复诉之。尹氏持积岁税钞为验,沆曰:“若田千顷,岁输岂特此耶?尔始为券时,尝如敕问邻乎?其人固多在,可讯也。”尹氏遂伏罪。    (节选自《宋史 刘沆传》)

              【注】①擢:提拔、选拔。②诉:告状。③输:缴纳(贡品或赋税)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B.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C.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D.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