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蛇果腹蜿蜒①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②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③如悼息,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聊斋志异·义鼠》

              【注释】①蜿蜒:弯弯曲曲的样子。②欻然:欻,读xū。欻然,快速的样子。③啾啾:拟声词,形容动物细小的叫声。


              (1)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友 人 张 历 友 为 作 《义鼠行》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

              ①其一蛇所吞(         )    ②似甚恨怒(         )    ③然遥望不敢(         )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鼠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不受欢迎的,本文作者是持什么态度?刻画了鼠的什么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 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画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
            • 3.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2) 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注释】①[奚]怎么。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虽有肴,②教学相也③ 非问无以广识 ④理明矣,而不达于事

              (2) 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教然后知困

              ②君子学必好问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 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论述了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_____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_____【乙】文:_____。 

            • 5.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用“/”对下列句子画出停顿节奏。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解释词语。

              (1)诫子书( ) (2)非学无以广才( ) 

              (3)年与时驰( ) (4)遂成枯落( )

              (3) 翻译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王昙首传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①少弟也。幼有业尚,除②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③,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④戏马台,豫坐者⑤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大悦。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手不执金玉,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  ______(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有删改)
              【注释】①太保:太保王弘。 ②除:被授予。下文“辟”,意为被征召。 ③膏粱盛德:既是贵族又有大德。 ④大会:大宴宾客。 ⑤豫坐者:参加宴会的人。
              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划分正确的是( )。
              A.昙首/唯取图书而已      
              B.昙首唯取/图书而已
              C.昙首唯取图书/而已      
              D.昙首唯/取图书而已 
            • 7.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 对下列画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8.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1)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 9.

              [甲]言家事

              诸葛亮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乙]诫子书(略)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1)仰于官______   (2)及,如其所言______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 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下列对句中加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无以 志          明:明白
              B.   无以 远            致:达到
              C.不能 性          治:修养
              D.无以 广才           广:增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