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赵广拒画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①。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②。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小史:书童。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遂 断 右 手 拇 指 遣 去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3) 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列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

            • 2.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礼运》)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只划一处)

              ①其 中 往 来 种 作

              ②是 故 谋 闭 而 不 兴

              (2)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1)屋舍俨然(    )     (2)阡陌交通(    )

              (3)不独其子(     )   (4)货其弃于地也(  )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 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5)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 3.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 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 / 焉置土石(将近 / 况且) 

              B.益其所不能 / 不能损魁父之丘(通“增”增加 / 连……都不……)

              C.河曲智叟以应 / 今亦死,举大计亦死(通“无”没有 / 逃亡,逃跑)

              D.汝心之不可彻 / 吾义不杀人(顽固,固执 / 坚决)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交代“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而愚公坚信能够移山的根据是:“ 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的精神是:“ _____________”(    )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C.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D.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5) 这个寓言故事中“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愚公的妻子和智叟所说的话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词。
              ①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    
              ②以钱 其口 ______
              ③但微 之 ______             
              ④康肃笑而 之 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 5.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1)佁然不动   ______      (2)俶尔远逝   ______

              (3)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  (3)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之而去    岳阳楼。           B. 明灭可   才美不外

              C. 其境过清     夫不能游堕事。    D. 潭中鱼可百头   先生不知何人也。


              (4) 

              文章第④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1) 对下面语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部分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 能                                    与:选拔                   

              B.谷年十 五                          有:又

              C.故外 而不闭                                户:大门                 

              D.欲 之                                        捐:捐献
            • 7.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退,曾不吝情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亦不 其姓字 详:详细
              B.饮辄尽 造:到

              C.曾不吝情 留 去:离开
              D.不 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 8.

              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事情,不能盲目相信,更不能以讹传讹,同时说话的人表达也应该准确清楚;
              B.《杞人忧天》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反映杞人由“忧”到“喜”的心理变化过程。
              C.《杞人忧天》从积极的方面讲,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忧患意识。
              D.《杞人忧天》告诉我们:凡事要有远见,避免不必要的担忧;
            • 9.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   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3) 鲁肃过寻阳   (4)卿今者才略 

              (2) 翻译下列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 本文运用___________的方式来塑造人物,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了____________大有好处的道理。

              (4) 文章是写孙权劝学的,而段尾却写了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以及交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甲文节选自《____》一书,它是北宋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⑴蒙以军中多务       ⑵即刮目相待

              担而立             ⑷但手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⑵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⑶以我酌油知之。

              (4)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涉猎         微颔之       B.大兄何事之晚    其发矢十中八九

              C.自为大有所益    钱覆其口     D.但涉猎          世无双

              (5) 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______”高度概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