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刍藳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病涉:苦于往来涉水。②籧篨(qúchú):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③刍藳(gǎo):草把。④漉:捞取。⑤汱(quǎn):本意是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通南北之水(    )               ②漉水中淤泥籧篨中(    )

              (2) 上文和《治水必躬亲》虽都与“治水”有关,但在内容上却不同,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列小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下列加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将 歇                 (歇:消散)

              B.未复有能 其奇者。 (与:欣赏 )

              C.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D.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但是)
            • 3.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陛:殿堂的台阶。 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士既事者兼月: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寡人之耳者 孔子闻
              B.时时而 进 立有
              C.窥镜而自视 雨雪三日 天不寒
              D.上书谏寡人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 4.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不以千里也。 ②骥不其力。  
              B.①真无马邪?   ②称德也。
              C.①执策临之。  ②介胄驰。     
              D.①虽有千里能。  ②故常奇
            • 5.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下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 不同的是( )

              (3)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属:类
              B.便 还家 要: 通“邀”,邀请  

              C.便 向路 扶:沿,顺着

              D.病终 寻:寻找
            • 6.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    )

              (2)香远清(    )

              (3)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

              (3)乎众矣(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咏雪》,回答下列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兄女曰:“未若柳絮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1)俄而雪骤  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 拟:_______________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 

              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并用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说明


            • 8.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选出下列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之谓乎     丘未得 为人也。
              B.弗 ,不知其善也   孔子 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 也    寒暑易节,始一 焉。
              D.学 不思则罔      丘得其为人,黑
            • 9.

              孙交,字志同,陆安人。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为尚书王恕所知。迁交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大同有警,命经略黄花镇诸边。增垣堑,广树蓺,制敌骑驰突。正德初,擢光禄卿。三年,进户部右侍郎,提督仓场,改吏部。尚书张彩附刘瑾,交数规切。彩怒,调之南京。瑾败,召拜户部尚书。时征讨流寇,调度烦急,加之岁凶,正赋不足,交区画适宜。四方告饥,辄请蠲租遣赈,以故民不至甚敝,而小人用事者皆不便之。帝欲以太平仓赐幸臣裴德,云南镇守中官张伦请采银矿,南京织造中官吴经奏费乏,交皆力争。

              交年七十,连章乞罢。帝辄慰留,遣医视疗。请益力,乃许之。卒年八十,谥荣僖。

              交言论恂恂,不以势位骄人。清慎恬悫,终始一致。初在南京,僚友以事简多暇,皆以谈谐饮弈为乐,交默处一室,读书不辍。或以为言,交曰:“对圣贤语不愈于宾客、妻妾乎?”

              (节选自《明史·孙交传》,有删改)

              【注】①垣堑(yuán qiàn):城墙壕沟。②树蓺(yì):种植树木。③刘瑾:正德年间太监,一度权倾天下。④调之南京: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在南京仍然保留着一套行政班子,虽有官位但没有实权,常作为官员养老和贬黜的去处。⑤蠲(juān)租遣赈(zhèn):免除租税,安排赈济。⑥中官:指太监。⑦恂恂(xún):恭谨和顺。⑧清慎恬悫(què):清廉慎重,诚实厚道。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帝欲太平仓赐幸臣裴德

              A.交 规切/偕数友出东直(《满井游记》)
              B.正赋不 /食不饱,力不 (《马说》)
              C.乃 之/潭中鱼可百 头(《小石潭记》)
              D.年八十/ 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10.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 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 下列划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知创业

              (3)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对两文内容和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5) 对两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傅说 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    
              B.困于心, 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C.创业与守成 难?        孰:哪一个    
              D.人恒 ,然后能改  过:过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