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下划线字和“惟手熟尔”中“尔”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3) 下列句子中与“蒙辞以军中多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4)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康肃笑遣之。

              A.鲁肃过寻阳(等到)         
              B.公亦以此 自矜(自夸)

              C.有卖油翁 担而立(放下)     
              D.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别人)
            • 2.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1)二石兽沉焉   并: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_____________

              (3)一寺临河干   河干:______  (4)沙为坎穴   啮: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3)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请说出他们各自的结论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4)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何启示,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 3.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退,曾不吝情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亦不 其姓字 详:详细
              B.饮辄尽 造:到

              C.曾不吝情 留 去:离开
              D.不 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 4.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①由基:养由基,春秋时期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有卖油翁担而立(    )  (2)守荆南回    (         )

              (3)徐杓酌油沥之(    )    (4)有宴集(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3) 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陈尧咨的母亲对其“每以弓矢为乐”的态度又是怎样?

            • 5.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选自《小石潭记》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释】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 :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语。
              ①水尤清       冽:                        
              佁然 不动       佁然:                
              西 折纤秀长曲  西:                       

              溪,平坦如荠   尽:             

              (2)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如鸣佩环,心乐之 
              B.不可知源             欲穷
              C.似与游相乐            食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全石以底                为万里桥

              (3)翻译下列句子。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4)甲、乙两文在修辞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在写景上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点?

            • 6.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l—):脊骨。③瘳(ch&<41;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惧而诸医(寻求)           B.甚将乎肝膈(蔓延)

              C.疾未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之(消除)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忧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指代“引发的道理”)

              C.惜旦夕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指代“祸患”)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4) 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7.

              对下面文段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A.故:所以。                           
              B. 劳:使……劳累。
              C.所以:……的原因。                   
              D.曾:同“增”,增加。
            • 8.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3) 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
              (4)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写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
            • 9.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先帝(1)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2),今天下三分(3),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4)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5),忠志之士忘身于外(6)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节选)

              注释:(1)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先,尊称死去的人。(2)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3)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4)秋:时候。(5)内:朝廷内。(6)外:朝廷外。


              (1) 选出下列画线词意思有误的一项( )
              (2) 选出画线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慢则不能励精(放纵)                 
              B.年与时 (疾行,迅速逝去)
              C.非学无以 广才(广阔的)                 
              D.非宁静无以 远(达到)
            • 10.

              【甲】

              闽主曦嫁其女,取班簿阅视之;朝士有不贺者十二人,皆杖之于朝堂。以御史中丞刘赞不举劾①,亦将杖之,赞义不受辱,欲自杀。谏议大夫郑元弼谏曰:“古者刑不上大夫,中丞仪刑百僚,岂宜加之棰楚!”曦正色曰:“卿欲效魏征邪?”元弼曰:“ 臣以陛下为唐太宗,故敢效魏征。”曦怒稍解,乃释赞,赞竟以忧卒。
              【乙】
              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宣宗素晓音律,初亦召供奉,尤有宠。程恃恩暴横,以眦睚②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为之请。 会上幸后苑奏乐,乃设虚坐,置琵琶,而罗拜于庭,且泣。上问其故。对曰:“ 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注】①举劾:检举揭发罪状。②眦睚(zìyá):发怒时瞪眼睛,这里借指极小的仇恨。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皆 之于朝堂(棍棒)       B.赞竟以忧 (最终)
              C.宣宗 晓音律(向来)       D.会上 苑奏乐(恰逢)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
              B.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  
              C.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
              D.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臣以陛下为唐太宗,故敢效魏征。
              ②会上幸后苑奏乐,乃设虚坐,置琵琶,而罗拜于庭,且泣。

              (4) 

              同样是劝谏,【甲】文闽主取消杖罚之念,【乙】文唐宣宗却仍不赦罗程,为什么?请联系具体内容加以说明。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道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