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下列加下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 与“坐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境过      涵虚混太
              B.全石以 底         不足 外人道也            
              C.记之而去     不知有汉         
              D.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 二黍许
            • 2.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⑴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⑵ 来问讯      (         )

                ⑶ 其丈夫担粪灌园  (         )        ⑷ 自不如远甚也(         )

              (2) 下列选项中,划横线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屋舍俨                 见四野禾苗油油

              B.有良美池桑竹之属       老幼男女俱耘于

              C.具答                   余顾而慕

              D.不足外人道也           以此一家之中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1处)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4) 翻译下列句子。

              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手熟尔        吾德馨            
              B.释担 立   自钱孔入, 钱不湿
              C.水陆草木 花    以我酌油知
              D.尝 于家圃    尔安敢轻吾
            • 4.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

              (1)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中划线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 (多)
              B.牡丹之爱, 乎众矣(应当)
              C.不 不枝(长出枝节)
              D.亭亭净 (种植)
            • 5.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沿 阻绝    溯: ______      ②属 凄异          引: ______
              ③不及返     顾: ______       ④岩 幔亭峰后崖也  即: 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 6.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而置雌雉,或扣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并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而死。后其家人死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然耶。”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注释]①雉:俗称野鸡。②飏:飞走。③香案:放香炉的长条的桌子。④伉俪:伴侣。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刀劈狼首  首触庭前香案而死  
              B.猎者又射    久,目似瞑

              C.盖以诱    恐前后受其
              D.狼不敢                狼假寐
            • 7.

              阅读《〈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

              (1) 下列各句中加画线字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下列四组加画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 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 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 其心志          苦:使……受苦
            • 8.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  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 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相 数十步       一狼径
              B.狼不敢        跑号如 状   

              C.目似瞑, 暇甚   甚仓皇     
              D.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 9.

              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释】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③蜀技:四川的歌舞。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⑤陇、蜀:都指四川。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 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之作 蜀技   故:旧的、原来的     
              B.乃可至于 乎   是:这
              C.思蜀否      颇:很、十分         
              D.泣而答曰   宜:应该
            • 10.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面各组中,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何与母 行(一同,一起)
              B.西南 域(阻断,与世隔绝)
              C.总园 所亲曰(告诉,对……说)
              D.时人 之(正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