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宣布:中国决定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促进多边合作事业;中国决定在未来5年内,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这表明(  )
              ①中国在外交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走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是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材料一“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制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加强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激励。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清理妨碍创新的制度规定和行业标准。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基础前沿、社会公益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材料二: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三五”规划建议,成立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总理等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的文件起草组。文件起草组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修改。文件起草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并提交24份专题调研报告,涉及养老、财政经济、教科文卫、节能环保、“三农”等诸多领域。国务院研究部署“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从不同方面对规划建议务实建言,献计献策。


              (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政府、人大、政协在“十三五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


              材料三:2016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双方要积极推动两国发展战略对接争“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有效对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军事交流和安全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俄双方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的原因。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欧关系的发展颇受民众的关注。在今年两会期间的一次记者会上,有记者向新闻发言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过去一年中国和欧洲的关系非常亲密,英法德三个国家和中东欧国家都和中国越走越近。英国首相卡梅伦甚至说英国愿意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

              您怎样看待这种变化?假如你是新闻发言人,写出两个要点回答记者的问题。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我国两项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单位:%)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单位GDP能耗降幅 2.01 3.5 3.7 4.8 5.6
              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3.5 5.02 3.7 6.1 6.1
              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材料二:2015年11月30日,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从宏观层面分析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可采取的手段。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理由。
            • 5. 外交部长王毅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指出,七十年来,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美好的蓝图仍未完全实现。世界大战虽然得以避免,但局部战争和各类冲突从未间断;全球经济虽然大幅发展,但贫富差距依然明显;多边主义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国际关系中各种不民主、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当年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事实虽然早有公论,但仍有人不愿承认,甚至企图为侵略翻案。实现美好蓝图需要我们(  )
              ①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②维护各国国家利益,促进各国政治、经济共同发展
              ③正视历史,继往开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