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有关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2016年10月12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界立法会新当选议员的宣誓仪式上,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或在誓词中增加其他内容,蓄意宣扬“港独”主张,个别侯任议员的闹剧引发其宣誓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应该重新安排宣誓的争议,并由此影响立法会的正常运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就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如下解释:宣誓是该条所列公职人员的法定条件和必经程序;宣誓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宣誓人拒绝宣誓,即丧失就任该条所列相应公职的资格;宣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监誓人面前进行。
                  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
            • 2.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为此要大力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材料一: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高质量的公平教育,国家要在公共教育投入上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材料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一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美育教学。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二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公平教育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党中央为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做出的努力。
            • 3.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为此要大力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商履量的公平教育,国家要在公共教育投入上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公平教育的合理性。
            • 4. 材料一 2014年7月20日,33岁的冀某为了反映个人诉求,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引爆了手中自制的爆炸装置,最终冀某炸断了自己的左手手臂,并造成了机场的混乱。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无论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是法律和人民所不能容忍的。
              材料二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处在变革之中。中国经济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改革发展中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在社会转型期,不排除一些违背公平正义的事实存在。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分析对暴力犯罪为何不能容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面对不公平,公民应如何理性表达诉求。
            • 5.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编制纲要,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运用政党知识分析“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把生育权利还给人民”的认识。
            • 6. 材料一:根据新华网连续十年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教育公平7次进入十大热点词汇。每年一度的“开放日”上,教育都是河南代表团必说的话题,但像今年这样近半数的发言代表集中说教育,还是第一次。如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提的议案和建议都事关教育公平。
              (1)结合《政治生活》知识,阐述人大代表为什么非常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材料二:2016年5月9日,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教育是公平的起点,是社会成员纵向流动和发展的通道。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改造农村薄弱学校,逐步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的招生规模。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应如何促进教育公平?
            • 7.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思维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而言,互联网思维是指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知、不断创新,概括起来即开放、共享、服务、互赢、创新。
              ××手机的成功源自于一套用户感知系统。这套系统通过论坛、预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让粉丝跟踪其研发过程,并在系统内进行营销,避免了传统营销的烧钱模式;当传统手机厂商还在依靠硬件利润维持生计时,××手机生产商开发出“硬件+软件+移动互联网”的全产业链盈利模式,手机只是一个载体和入口。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硬件圈用户,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进行流量变现,这是互联网的商业逻辑。互联网思维推动了一批新型企业的成功崛起,对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甚至传统农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互联网思维也逐渐渗透到政治、社会等领域。某省“政务服务网”于近日开通试运行。通过这个“政务超市”,网民可以像逛×宝一样逛“衙门”,省市县三级政府6万余个审批事项均可一网搞定,并使用××宝缴费。为此,省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出:“有些政务网往往成为形同虚设的面子工程,我省如何避免这一现象?”。
              (1)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手机商业模式的成功之处。
              (2)有人预言,未来企业的生产、营销将被互联网思维彻底颠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3)就记者提出的问题,请从公民参与的角度为新闻发言人拟定一份发言提纲。
            • 8.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法治中国将释放出“法治红利”,助推经济升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然而法治基础目前依然相对薄弱。强政府弱市场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产权保护不力、商业贿赂、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与过度行政干预有关;我国企业每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每年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
              材料二  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97年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2年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年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材料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针对材料一中所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2)材料二中这一“路线图”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作为国家公民,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有人算过一笔账,高污染企业每吨废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1.8元,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依法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这样,环保执法常常会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查处--继续罚款一一再继续排污”的怪圈。有的执法部门“以罚代法”,在有些领域甚至还存在法律空白。发展环保产业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建设项目由政府补贴营运;产业政策亟待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在国际规则和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尚未完全适应国际环保市场的发展需要。
              材料二
                  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
                  1995年至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78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
                  2011年,全国人大成立环境保护法修改小组,多次听取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分赴各地进行调研和召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研讨;
                  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两次在中国人大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有10404人次提出14082条意见;
                  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环境保护法》;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正式施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概括我国环境保护方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人常委会是怎样立法的。
            • 10.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人。网络为公众表达意愿、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网民随意暴露他人的隐私,进行人身攻击;有歪曲夸大事实、言辞偏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表达意愿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