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燕子 猫 老鼠

              金乾生

                 ①春天来了,老伴儿说,外面的花开了,草绿了,树叶儿发芽了,阳光明媚了,不出去走走,太可惜了。我心动了,跟着老伴儿,来到了康延路上。康延路上风和日丽,花潮似海,美不胜收。我陶醉于这美景,心却回到了童年,思念起儿时最喜欢的鸟——燕子。

                 ②小时候有很多美好的期盼,我内心深处最大的一个心思,就是春天到了的时候,希望燕子能在我家做窝,从此住到我家来。

                 ③为什么呢?之所以有这个强烈的想法,是因为每年春天,燕子都不到我家来,而是飞到对门去。对门的发小长我一岁,我们是好朋友,我最爱与他一起玩,喜欢看他家房梁上的燕子窝。这个窝是什么时候做的,不得而知,反正每年春天燕子从南方回来,就会入住他家,绝不会出错。后来,燕子窝从一个变成两个、三个,我都是亲眼目睹。燕子一趟又一趟地从外面啄回塘泥,衔来柴草,一点一点地黏在一起,新窝就一天一天地变大,直到成型。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喂小燕子的情景。时近夏天的时候,小燕子就出生了。刚孵化出来的一窝小燕子,尚未长出羽毛,眼睛都睁不开,就伸长脖子,张大着嘴,唧唧待哺,等着父母给叼虫子吃。大约一个多月以后,小燕子就能飞了。再过两三个月,小燕子长大了,就被父母带出去,陆陆续续地不再回来,至于去哪儿筑巢生活,去哪儿共享天伦之乐,从此就成了谜。我曾经把小燕子逮到我家去,给做了棉布的窝,但留不住,最终都会飞走。而经常在外面看燕子像精灵一样飞翔,真是一种快乐的羡慕与享受。

                 ④小时候有很多不明白的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对燕子为什么不到我家来做窝,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长成大人了,经历了很多人情世故,才慢慢地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对门家一直养着猫,我家养过狗,但从来没有养过猫!奥秘在于:狗不抓耗子,猫专捉老鼠。老鼠会偷吃燕子窝里的蛋,聪明的燕子不与老鼠为邻。猫是老鼠的天敌,也就是燕子的保护神,燕子自然会选择在有猫的人家生活。

                 ⑤大自然真是丰富多彩,生物链绝不是我们人类理解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简单。

                 ⑥一朵花,蜜蜂近了,蝴蝶就远了;________________;一池水,青蛙近了,蚊子就远了。一间屋,猫咪近了,老鼠就远了;问题还在于,老鼠远了,燕子就近了;燕子近了,虫子又远了。

                 ⑦与大自然中的生物链比较起来,人际关系要复杂多了。人与人之间,除了感情、伦理、性格、素养、层次、利益等因素,最重要的,恐怕就是价值观了。

                 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其他因素为参数,以价值观为坐标系,就不仅能对自己应该近什么人远什么人作出选择,还能知道不让什么人离自己太近,什么人离自己太远。久而久之,远近之道,双向多维,方可顺畅。(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24期,原文有删改)

            • 2.

              背影(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a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b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c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3.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节选自朱自清的《春》

            •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 5.

              ◆林清玄

              ① 常去的一家刀削面馆,有一天,突然看到墙上用飞舞的书法写了四个字“削面之神”。

              ② 一看就是日本书法,问起店主,他笑得很腼腆:“有一个日本人来吃了我的刀削面,听说很感动,回去就写了四个字来送我,是个书法家,盛情难却,就把它挂起来了。”“这真是了不起的赞美,你当之无愧呀!”我说。“我哪有那么神呢?”“有呀!你揉面的时候,(      );你削面的时候,(      );你煮面的时候,(       );客人吃你的面时,(      )呀!”确实,我会喜欢去这家刀削面馆,除了面非常好吃外,更是在享受一碗好面端上来的过程。

              ③ 店主是一个高大的北方汉子,满脸络腮胡,身体精壮结实,脸上风霜满布。他坚持一切手工原味。当他开始和面、揉面、摔面,表情专注而充满了力量,令人感到擀好一团面像是创作艺术一样高超的工作。

              ④ 最精彩的当然是削面的过程,他左手托着一团大约十几斤重的面团,右手拿着一把大刀,挺直站在锅边,活脱脱是一个大刀王五。他站在大锅的一公尺外,非常轻松精准地削面,一根根的面条就像箭一样,平飞射出,射入锅里,因为是弧状射入,滚烫的锅竟不会激起任何水花。削面竟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面条仿佛从刀下滑出,没有用一点功夫,不射而射,已臻化境。

              ⑤ 灶台是用透明玻璃隔开的,每当他削面的时候,客人的眼睛就会不自觉地移开电视、移开报纸,停止说话,就像在剧院里看着精彩的演出。直到香喷喷的刀削面端上桌来,才回过神来。

              ⑥在这个人间,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从什么门进入,到了某种境界,自然会有那样的神色与气势,内行人一眼就完全明白了。特别是景气不佳的年代,漫步于街头,会看到许多餐馆还是门庭若市,许多小摊贩依然大排长龙。我们往边边上一站,就会看到成功的原因,那些不论是引车卖浆的小贩,或头戴白帽的大厨,不是有不凡的神色与气势,就是已达到某种化境。

              ⑦我们之所以彷徨,之所以无方,并非全是景气或者环境,而是我们尚未进入,我们内心的那颗明珠还没有擦亮而发出光芒。

              ⑧愈是躁动,我们愈需要静定,敛气凝神。愈是混乱,我们愈需要沉潜,神色自若。

              ⑨刀削面店的店主是颇幽默的人,只要店里的客人少了,他就会鼓励客人:“你自己动手煮一碗刀削面如何?”那面团沉重,一手托不起来。好不容易托起来了,发现刀板太宽,根本无从削起。所以,削一团面竟是三十年岁月的藏珍积厚,不是轻易的事。

              ⑩在我们的身边,不只有削面之神,也有葱油饼之神、胡椒饼之神、蚵仔煎之神、青草茶之神……我要一路的礼敬、一路的赞叹!

              (1) 结合语境,将下面四个词还原到第 ② 段空白处。(只填序号)(2分)

              A.神魂颠倒         B.神乎其技      C.神色自若      D.神气活现

              (2) 仔细阅读并体会第 ⑤ 段,你认为这一段删掉好不好?为什么?(2分) (3) 文段⑦中说“我们内心的那颗明珠还没有擦亮而发出光芒”,请结合上下文理解“内心的那颗明珠”指什么?(2分) (4) 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仿照文段⑧再续写一句。(2分) (5) 结合全文内容,请你说说文章结尾“我要一路的礼敬、一路的赞叹”中“礼敬”“赞叹”的是什么。(2分) (6) 【积累链接】学习任何技艺,都必须摒弃浮躁,忍受寂寞,抵制诱惑。削面如此,万般技艺皆是如此,正如黔娄之妻所言,只有具备“                          ”的心态,才能让技艺进入化境。(2分)
            • 6.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3分)

                                                                                     谈 自 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