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仰望弯腰驼背的娘

              ①时光穿梭,流年飞逝。我的老母亲已经腰弯了、背驼了。

                  ②娘弯腰驼背,是长年弯腰劳作的后果。记得我爷爷在世时曾经夸我娘是我们家的有功之臣。我奶奶去世早,当时我的叔和姑才10岁左右,是我母亲既当嫂子又当娘,拉扯着他们长大,结婚,出嫁。那个年代队里靠工分分粮,我娘既要照料家,还要到队里干活。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精打细算,节衣缩食,还想尽办法,供应我们兄妹几个上学读书,给我们欢快幸福的童年。一天天,一年年,娘弯着腰择菜、炒菜、做饭、洗衣服、烙煎饼;弯着腰扫地、剁猪食,喂猪、喂鸡、喂狗;弯着腰翻地、锄草、挑水、担粮、割庄稼……娘比常人吃了更多的苦,流了更多的汗,尽管额头早早添了白发,可脸上绽放着自信的笑容和真实的满足。渐渐地,我也由仰望娘,到身高超过了娘。

                  ③娘是沂蒙山区普通地道的农民,虽然不识字,但无论干家务,还是种地、种菜园,都是一把好手,从不示弱服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④这些年,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已说服他们把责任田转包了,只剩下半亩菜园地,一来有点事情可做,也算个锻炼项目,二是能够随时吃上新鲜的蔬菜。当然无论什么季节,也不会太忙太累、太让我们牵肠挂肚。记得那年中秋节,我照例回家看望娘。本认为母亲日子过得比较悠闲,谁知她却顶着凉飕飕的北风,正在别人刚收过的地里用镢头翻地瓜。地埂上的槐树叶子已经微黄,田野上只有零星的农民在劳作。远远地望见母亲满头白发被风吹起,像一团白云,斜阳从她的背后照过来,把弯曲孤单的黑色剪影叠印在地垄上。那情景让我一阵心痛。娘怕我们生气,笑着说:“闲着难受呀。这么好的地瓜埋在地里,白瞎了!”

                  ⑤这些年,娘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我知道那都是年轻时辛苦、操劳留下的病根。娘几次生病,我们都是尽最大努力治疗。娘心疼儿女的钱,顽强地配合治疗,一次次创造着奇迹。可惜因长期风湿性关节炎,两条腿变了形,弯腰驼背了。

                  ⑥人一旦弯腰驼背,更显得老、显得矮,稍一活动就会气喘、气短、气急,甚至不停地咳嗽。多少个节假日,白发稀疏、躬腰驼背的娘,拄着拐杖,站在街口,弯着腰,眯缝着那昏花的老眼,像遍地挑黄豆一样盯着每一个行人,眼巴巴地盼着我们全家归来。为接待我们,娘有时提前打上止腿疼的针即使疾病缠身,也硬撑着忙里忙外,还必须亲自炒菜、做饭。往往刚吃完早饭,就忙着盘算和准备午饭了。望着娘操劳的身影和飘动的白发,我愧疚地对娘说:“本想回家看您,却净给娘添累了。”娘总是笑着说:“高兴,高兴,再累也高兴。” 如今生活好了,爹娘也老了,好东西也不敢多吃了,想起来,心里酸酸的……离家时,娘总是执意把我们送到大街口,有时还偷偷抹眼泪。看看爹娘日渐苍老的身影,我的心沉沉的,顿生几分伤感,不敢回头凝望……

                  ⑦每当清静下来,每当回到村口,我的耳畔就会真真切切地响起娘温馨的呼唤,刻骨铭心……弯腰驼背的娘,已被岁月和辛劳夺走青春容颜,依然是我人生的依靠和灵魂的拐杖,时刻给我亲情、给我温暖向上的力量。


              (1) 如何理解题目“仰望弯腰驼背的娘”中“仰望”一词的意思。

              (2) 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和第④段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任选一处进行分析)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母亲的品质。


              (4) 为什么说“看看爹娘日渐苍老的身影,我的心也沉沉的,顿生几分伤感”呢?


              (5) “弯腰驼背的娘,已被岁月和辛劳夺走青春容颜,可她依然是我人生的依靠和灵魂的拐杖。”请理解“我人生的依靠和灵魂的拐杖”这句话的含义。

            • 2.

              父亲是只狮子王

              ①父亲是个故事大王,我最喜欢他说狮子王的故事。

              ②至于狮子王是怎样走过童年,怎样经历险阻,怎样战胜对手,怎样称霸草原,这些都成为我童年梦境里最美的情节。在我的梦里经常有一只大狮子带领着小狮子奔跑,就像父亲所说的那样,他是狮子王,我就是小狮子。

              ③八岁的时候,迫于生计,父亲要去城里打工。当时这个城市还是我听说过最远的地方——哈尔滨。父亲走后,我就像找不到方向的小船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孤独地漂泊,我第一次尝到父亲不在身边的滋味。

              ④我吵闹着母亲给我讲故事,听着听着居然能够哭出来。母亲问我为什么哭,我很委屈地告诉她,她讲得没有父亲的好。在父亲的嘴里,老狮子王打败鬣狗的惊险令我尖叫,老狮子王跋涉千里寻找希望让我感动,老狮子王的死去让我失望,而小狮子的成长又令我憧憬,这些,娓娓动听。

              ⑤也许是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后来父亲给我写了一封信,是从哈尔滨那种地方寄来的。我拿着信封,向村子里所有的小伙伴炫耀,认为那里面装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们都没有。

              ⑥当拆开信封的时候,未免有些大失所望,上面就写着几笔歪歪扭扭的字,也没有落款:“孩子,记住你是一只小狮子,狮子王小时候也是没有爸爸的,他是自己学会奔跑和搏斗的,你也是一样。”由于父亲的“欺骗”,我再也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狮子王。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⑦高考前一天,我所在的乡镇中学集体包车到县城考试。父亲说好了回来送我,我在校车旁等他。还有五分钟就要开车了,我踮起脚尖四处寻找着父亲,由于天气很热,豆粒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他大概不会来了,我这样揣测着。不一会儿,我听见校车启动的响声,我连忙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挤了进去,抢了一个靠窗户的位子坐了下来。

              ⑧“小北,小北。”我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那声音很着急,是父亲。我把头探出窗外,看见了正在快速奔跑着的父亲。他跑得很快,大风掀翻了他的草帽,他依旧不停地跑,同时嘴里还在叫喊:“小北,小北。”他每叫一下,我的心就颤抖一下。

              ⑨“爸,回去吧。”他也许没有听见我的话,反而越跑越快。司机也发觉有情况便关了油门,父亲逐渐靠近并追上了车子。但是父亲很矮,而车窗却很高,我看不见父亲的脸,却看见一双粗糙的手从下面伸上来,两根手指中间夹着一张红色的钞票。而父亲的一根手指上还包着一层纱布,应该是镰刀割的。

              ⑩“爸——”我激动地叫了出来,但是校车却不给我们任何说话的机会。我努力地把头伸到窗外,看见父亲站在那里离我越来越远,然后他又不停地往回跑。大风把他的衣服吹得鼓鼓的,只给我留下一个奔跑的背影。

              ⑪父亲给我的一百块钱里包着一张纸,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你是一只小狮子,早晚会成为一只狮子王。”

              ⑫我闭上眼,看见一只奔跑的狮子王,那是父亲。

              (1) 文章主要写了父亲与“我”之间的三个故事。请分别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照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1)父亲走后,我就像找不到方向的小船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孤独地漂泊,我第一次尝到父亲不在身边的滋味。(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父亲很矮,而车窗却很高,我看不见父亲的脸,却看见一双粗糙的手从下面伸上来,两根手指中间夹着一张红色的钞票。而父亲的一根手指上还包着一层纱布,应该是镰刀割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通读全文,说说文中的“狮子王”这个词语有哪些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舒翼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 有玉兰、 海棠、 碧桃、 榆叶梅…… 每当春天到来, 花开之时, 树下、 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 人们常说, 最美人间四月天. 想来, 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 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 于我而言, 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 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 因为, 有它的地方, 叫故乡.

              ③说起来, 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 每到春天, 花开之处, 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那满世界的金黄, 浓得化不开的金黄, 让人震撼, 难以忘记. 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 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 这种花, 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 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 属于里下河水乡, 水网密集, 油菜花随处可见, 田间、 路边、 河坡上

            • 4.

              栅栏两边苹果甜

                  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外,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开出粉色的花朵;秋天,苹果树缀满甜美的果实。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花朵最美丽,果实最甜美,我是普韦布洛村最幸福的人!”邻居胡安说:“我也欣赏到了苹果树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听到别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有一天,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艾尔想:“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艾尔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栅栏另一边枝条上的苹果,他很沮丧。然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面写着“谢谢”,署名“胡安”。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安偷了他的苹果!

                  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看这个,这是用从我家树上采摘的苹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市长说:“从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普韦布洛村考察。你既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艾尔皱起眉头问:“我应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你已经站在自己的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法官希望你了解问题的两个方面,请你明天带着胡安的观点再来。”市长说。

                  ⑥第二天清晨,艾尔返回市长家,说出了他想象的胡安一方的辩词。“但胡安为什么要送给你苹果蛋糕呢?”市长问道。“为什么?嘲笑我呗!”艾尔说。市长说:“可是,胡安那么贫穷,他没有能力送给别人食物啊。你的说法有欠妥当,你还需要考虑一天。”艾尔勉强地说:“我将去胡安家考察考察,但这只会使我的证据更加充分!”

                  ⑦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艾尔想:苹果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糕呢?

                  ⑧艾尔来到胡安家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胡安打开门,一看是艾尔,就十分友好地笑起来:“你喜欢那个蛋糕吗?我必须感谢你。苹果树给我和家人增添了许多快乐,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都令我们无比幸福。我知道,拥有普韦布洛村最棒苹果树的人肯定也是最慷慨之人,但那些苹果,当然属于你。我想,我们从你的苹果树那里得到了如此多幸福,只把苹果归还给你就显得过于微薄了,所以,我妻子用所有的苹果烤成了一个香甜的蛋糕,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⑨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

                  ⑩“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吗?”胡安指着餐桌说。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豆子、米饭和玉米饼。艾尔说:“很乐意,和你们在一起,我很幸福!但请允许我带点东西过来。”说完,艾尔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地选了一篮最大、最红的苹果,带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栏的另一边。

              (选自2013年第9期《特别关注》  有删改)

              (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栅栏两边苹果甜”的含义?

              (2)阅读选文⑤~⑩段,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艾尔不满分享果树,修建栅栏——艾尔发现树枝伸过栅栏,心事重重——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艾尔两次“脸涨得通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不同的心理。

              ①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

              ②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

              (4)你认为文中的胡安除了拥有“家人和好脾气”,还拥有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写出两点即可)

            • 5.

              ①李大叔最近很是兴奋,退休这几年来终于新潮了一把,买了电脑上了网。按说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只是放在李大叔身上,就是大事了。他烧了一辈子锅炉,没什么大文化,却也把儿子供出了大学,如今在广州也混得风生水起的,这让他很是欣慰。

              ②李大叔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离得那么远,难免挂念。儿子李然也很懂事,说再过两年买了房子就把他们接过去。李大叔一听都是连声说不,李大婶知道后也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他们可不想离家乡那么远,用李大叔的话来说,就是万一死在别的地方,闭不上眼睛。

              ③有一天,李大叔给儿子打电话,问了一番生活工作的事,便说打电话总觉得飘,不如儿子上大学时写来的信看着实在,让儿子抽空给他们写几封信,没事时拿出来看看也是好的。李然却说:“爸,现在寄封信到家时间太长了!这样,我给你们买台电脑,上网,然后再给你申请个邮箱,以后我写信发到你邮箱里,很快的。我写完你就能收到看到!”

              ④于是电脑进了李大叔家,当李大叔棒槌一样的手指放在键盘时,李大婶在一旁一个劲儿捅他,意思是别把东西砸坏了。本来李然想给他们申请个QQ,这样可以随时聊天,后来考虑到老父亲学打字的困难,虽然有语音视频什么的,估计他们也学不会,即使学会了,老父亲也会觉得飘,跟电话一样,也就父亲在那儿嚷嚷,便也就算了。

              ⑤当李大叔拿出烧锅炉的劲儿终于把怎么登陆邮箱看邮件学会时,儿子的信便真的来了。那个晚上,老两口趴在电脑前,逐字逐句地看了很长时间。这时,又来了一封新邮件,儿子的第二封信,说,信收到了吧?快吧?以后我就常给你们写信!

              ⑥自那以后,儿子的信总是接二连三地发过来,每天晚上,老两口都守在电脑前看信,特别是李大婶,看得更是认真。于是李然趁热打铁地教会了父亲看附件的方法,这样他就可以发些照片给他们看了。老两口既能看信又能看到儿子的照片,觉得很是满意,确实是比打电话强多了。只是时间一长,李大叔那种飘的感觉又上来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特别是晚上躺在床上,两人睡不着时,那种感觉尤为强烈。

              ⑦后来,李大叔就又给儿子打电话,说:“要不,你还是写封信寄回来吧,在电脑上看着有点不一样,也不是你写的字啊。你妈特别想看你写的字!”李然听了父亲的话,想了想,说:“这也容易办到,不过不用寄,你们继续看我发的邮件里的附件!”

              ⑧晚上的时候,老两口又上了网,打开邮箱,果然有儿子发来的邮件,打开附件里的图片,两人惊奇地发现,竟然真是儿子手写的一封信!看着熟悉的字体,看着那一句句话,李大叔一拍大腿:“这才叫信!看着舒服!”一朵花开在了李大叔的脸上。李大婶也是笑着点头,然后便收不回目光了。

              ⑨只是过了一段时间,晚上一关掉电脑,李大叔就觉得有一种失落感,就像儿子的信一下子被撕掉了一样。他想着再和儿子说说,还是把信寄回来,却是被李大婶制止了,李大婶的意思是,儿子在外那么忙,还天天写信寄信的,多麻烦!

              ⑩这一年春节,李然很难得地回老家陪父母过年。李大叔两口子乐坏了,有一天,他们出去买菜时,李然翻找一些自己以前的东西,结果发现在父母的床下有一个箱子。打开来,竟是以前上学时自己给家里写的信,都被好好地保存着。另外,居然还有厚厚一叠打印纸,翻开一看,他呆住了!那是他手写的信拍成照片后发给父母的邮件!居然都被打印出来了!他很难想象父亲是如何做到的,一定是问了不少人,才最后成功的!

              ⑪父母回来后,他问了父亲这事,父亲说:“主要是你妈晚上睡不着,就想看你的信,只是以前的信看得遍数太多了,又不能总守在电脑前,还怕你往家寄信麻烦。我问了邻居张老师,他帮着我把你的那些信的照片弄出来,再去打印出来。这样,你妈天天晚上都能看你的信了!”

              ⑫李然闻言心里一暖,又一疼,面对母亲微笑的脸,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母亲是聋哑人,她打不了电话,只愿意看儿子的信,在无眠的夜里。

              (1) 认真阅读文章,归纳出李然上班后给父母写信的几种形式。
              (2) 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3) 体会下面的句子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那个晚上,老两口趴在电脑前,逐字逐句地看了很长时间。

              (4) 选文在情节上除结尾段交代母亲是一个聋哑人外,在其他部分也做了暗示,请找出两处,写在下面。
              (5) 分析选文结尾一段“李然闻言心里一暖,又一疼”的原因。
            • 6.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1) 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什么含义?

                                                                                          

              (2) 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孤独绝望→悚然一惊→(           )→(           )→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3) “相濡以沫”的意思:同处困境,相互救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4) 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7.

              回家

              丁立梅

                 ①父亲生日的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②父亲很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我能记着他的生日。他高兴得手足无措,在家门口转来转去,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去赶来凑热闹的鸡。我把买给他的礼物——一件外套拿出来,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来,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

                 ③我说:“爸,闲生日也要过,以后每年我都会给你过。”心下却黯然,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④父亲却满足得“呵呵”笑起来。我看到他浑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我和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他在外面大着嗓门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的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

                 ⑤母亲不屑,说:“你爸就爱吹牛。”母亲的脸上,却堆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⑥饭桌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

                 ⑦我笑看可爱的老父亲,心里惭愧,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好在还有当下的日子,我可以弥补。

                 ⑧出门去,微风轻拂。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⑨我去田间转悠。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时的光阴。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掰过玉米,拾过棉花。我熟悉很多植物:车前子、牛耳朵、婆婆纳、黄花菜、苜蓿、葛蒲和苦艾。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⑩一个妇人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来——竟是那么的老!记忆中,她辫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⑪我站定看她,她也看我,许久,她“哎呀”一声:“这不是梅吗?”

                 ⑫我看着她笑,在心里找着话。说点什么好呢?我没找着。她大概也找不着要说的话,就从地里拔一棵白萝卜给我,说:“没有空心呢。”我接过,摘了路边的蚕豆叶子擦了擦,“咔嚓”咬了两口——小时候,我都是这么干的。我们一村的人,也都是这么干的。

                 ⑬她呵呵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⑭我赧颜,又有些伤感。我听说过她的两个儿子。一个远去云南,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常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地里的荠菜花开得星星点点,奔放灿烂是春天的事。麦苗儿却绿油油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

                 ⑮望见麦田中的坟,这儿一座,那儿一座。那里住着我熟悉的村人。我祖父祖母的坟也在,隔着不远的距离,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

                 ⑯有他们在,村庄便永远在。

                 【注】迤逦(yǐlǐ):曲折连绵。鼋(yuán):鼋鱼,爬行动物,外形像鳖,生活在水中。

              (1) 文章第⑥段中,父亲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里?

                                                                                      

              (2) 面对父亲的高兴、欢喜,我为什么“黯然”、“惭愧”?

                                                                                      

              (3) 赏析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

              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4) 文章题目若改成“父亲的生日”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 8.

              此生惟愿长报国

              ——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经历了入秋以来最强寒流洗礼的北京,空气清冷,落叶遍地。

              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永留人间。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听到钱老逝世的消息,84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院士十分悲痛。“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和钱老1947年就认识了。”庄逢甘回忆说,那时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当时我早就听到过钱学森的大名。”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 庄逢甘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金,共计1.15万元。在一次亲自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出,用于给力学系的学生买学习用具。

              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钱老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中国内地),奖金也是100万港元。据他的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回忆,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代他写委托书,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在将奖金捐出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钱老“不爱钱”,也不爱所谓的“名誉”“地位”和“待遇”——当年他毅然决然挥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等职,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名扬四海后,他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钱老这一辈子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涂元季说,比如他认为车是公家配给他工作用的,所以其他人谁也不能坐,包括他的爱人蒋英。

              “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钱学森在多个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91年,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

              在涂元季记忆中,钱老一生就激动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955年,钱老把自己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老师对他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钱老看到自己为中国人争了气,非常激动。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钱老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激动得睡不好觉。第三次是钱老得知中央组织部决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动。”

              也许,这三次激动时刻正是一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钱老这么说着,也这么做着。

              涂元季说,钱老晚年不提过去的事情,不写回忆录,“他常说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1)文章第一段划线句属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题目“此生惟愿长报国”是对钱老一生的高度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主题的?

              (3)仔细品读下列语句,从中你能感受到钱学森先生怎样的品格?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