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全词的上片写景,“         ”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                            的特点。(2分)


            • 2.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

              C.“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 4.

              穷人的蒲公英

              ①乡下的一位亲戚,在以色列的内坦亚城做劳工。回国前夕,那家单位送他一株沙漠蒲公英。据说,这是犹太人的风俗,大凡要对穷人表示感激时,他们都要送这样一件东西。亲戚把那株蒲公英当礼物转送给了我。

              ②这种沙漠里的蒲公英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不清楚。由于它是一种类似于人参的东西,于是我就想当然的把它泡在一瓶洋河酒里。

              ③有一天,先生的几位朋友听说有一瓶来自以色列的补酒,决意要尝一尝。就在他们打开瓶盖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奇迹出现了,泡在酒里的沙漠蒲公英发芽了,并且在芽的中间,还开了一簇类似于小花的东西。

              ④他们拿着酒瓶轮流看了一圈,说,这酒拿不住它,可见它的补力不同一般。于是在赞美声中,每人喝了一杯。沙漠蒲公英到底能不能泡酒,喝了它会不会有事?我担心起来。为了找到依据,立刻上网寻找,最后总算在美国《读者文摘》的电子版上找到这样一段话:

              ⑤在地中海东岸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蒲公英,它不是按季节来舒展自己的生命的。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小雨,不论这场雨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并在雨水被蒸发干之前,做完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⑥中东地区的居民常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亲友,因为把它埋在花盆里,只要浇水,它就会开花。以色列人主要把它送给拥有智慧而又贫穷的人。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穷人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就像沙漠里的蒲公英一样少;但是只要有蒲公英的品性,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果敢的抓住,大胆地去做事,同样会成为一个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⑦原来,那株蒲公英是让人载在花盆里,提醒人们去抓住机会的。

              (1)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这篇文章叙述的事情。
              (2) 第六段中所说的沙漠蒲公英的品性是什么。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它们都会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
              (4) 文章中的蒲公英,虽然身处困境,却从不放弃生的希望;陆游笔下的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请写出《卜算子· 咏梅》中的相关句子。
            • 5.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③“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 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④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⑤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 !”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⑥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⑦风裹着雪吹过来, 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⑧“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⑨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 !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⑩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 根据作者写作的思路,把情节补充完整,填在下面横线上。
              父亲摸黑砍柴→ _ _               ____ →_ __                  ___
              (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3) 第③段画线处主要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即“将来你有钱了,不要让别人在你面前低头弯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 6.

              我们不说再见

              张芸欣

              我是一个长得不好看、成绩很差并且没有任何特长的小女孩。更糟糕的是,我们大院里的小孩成绩普遍都很好。那时候我妈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要是有人家诗颖一半的成绩,我就开心死了。”

              诗颖从小学开始就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成绩优秀,长得可爱、甜美,就连性格都温柔可人。诗颖和我经常约在一起玩儿,她特别喜欢看日本漫画,《天是红河岸》《不可思议的游戏》这些漫画全是她推荐给我的。那时候,我开始喜欢骑车到学校附近的书店去看“免费”的杂志和书,一看就停不下来。好像就是在那时候,我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看书以及写小说。

              由于我成绩太差,中考后去了离家非常远的一所普通高中读书。失去了相同的学习环境,就失去了共同的话题,我和诗颖的关系渐渐没有以前那样好。清楚地记得高二的某天,我在公交车上与她偶遇,许久不见面,我们彼此都很尴尬,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从高中开始积极参与学校所有的社团和活动,从广播站到文学社,但我一个社团也没考上。不过,我认识了我高中时期的一个好朋友——婷婷。

              婷婷考上了广播站,我没有。我站在榕树下郁郁寡欢,问她:“我是不是挺差劲的?”她笑着说:“偷偷告诉你吧,我初中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考上一中,是调剂来四中的。不过我不遗憾,至少我很努力地又读了一年。”她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接受自己不优秀的事实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也特别勇敢。

              婷婷是学画画的艺术生。艺术生有他们自己的腔调、难掩的小骄傲和独特的气质,他们不爱学习,但喜欢音乐,他们写歌词、画画、跳舞,敢和老师吵架,敢和年级主任对着干,他们是大家眼中的不良少年,可是我觉得他们活得挺潇洒的。

              我依旧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依旧考得出奇的差。好在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兴趣,唯一的兴趣就是写点小说。我依然坚持不懈地给杂志社投稿,尽管多数石沉大海,不知道投了多少次。终于,在我不抱期望的某一天,突然接到了某家杂志社打来的电话,通知我稿子被采用了。

              我没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只是拿着杂志跑回家给我妈汇报,我妈一把把我搂在怀里,笑得眼睛都弯起来了,她说:“你太棒了!”这是我长大后第一次听到我妈说我太棒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和满足。

              之后我陆续发表了很多文章。我妈的同事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我的名字,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文学社的老师过来邀请我去做社长,广播站的站长也要我去负责稿件审核。但我谢绝了老师们的邀请,因为我想继续开开心心地写我的小说。

              那时候,我没有想过我们会有告别的一天,好像那些慵懒惬意的时光永远不会结束,我和婷婷会一直在一起,一直是少女。

              高三那年,我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陕西省举办的一次作文比赛。初赛的人很多,没想到我入选了。决赛要在西安举办,还有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拿到入选通知书后,我立刻找到班主任,看着她说:“我要请假,我一定要去!”最后我如愿踏上了去西安的火车,第一次一个人坐了近三十个小时的火车,把自己扔进一座陌生的城市。

              那趟旅行是我记忆里非常重要的一次旅程,我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喜欢写作的朋友,听他们讨论文学、讨论读书,讲得口沫横飞。那趟旅程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还让有一点小骄傲的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高考后我只上了一所大专,这是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之后的结果;婷婷因一分之差没考上她心仪的大学,她不接受调剂,干脆直接参加工作;诗颖毫无悬念地考上了她向往的复旦大学。

              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写,十几年过去了,我出版了十本书。对于文字,依然如同第一次发表文章一样充满喜悦和敬畏。

              后来我常常想起我们当初的誓言,想起我们在鸽子飞过的蓝天下说要永远在一起,可是一眨眼我们已经好久不见。

              如果可以,请让青春永恒,让相遇过的我们永不说“再见”。(有删改)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就像《窃读记》的作者一样,经常到书店去看“免费”的杂志和书,读书和写小说是我当时重要的生活内容。

              B.“我和诗颖的关系渐渐没有以前那样好”是我的自卑的心理造成的。因为我的成绩太差,而她的又太好。

              C.婷婷告诉我她初中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考上一中,既巧妙地安慰了我,也说明了她是一个坦诚而又坚强的人。

              D.文章语言质朴,记叙的几件小事既不夸张也不铺陈,这种“原生态”的表述方式既贴近读者,又有很强的真实感。
            • 7.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清幽。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 8.

              【A】《过雪山草地》(歌词)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B】《老山界》选段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达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C】

              飞向太空的“长征”

              ①建国以后,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一,是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②“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在中远程导弹上加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制成的,1971年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天;“长征二号”,是把洲际导弹弹头换成卫星制成的;“长征三号”是发射定点通信卫星的,具有二次启动能力,成功地发射了多颗定点通信卫星;“长征四号”是三级火箭,第三级使用常规推进剂,曾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世界认识并重视了中国的航天运载能力。

              ③类似“长征二号”的“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是上海生产的。1981年9月20日,“风暴一号”,一次将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环绕地球的运行轨道,创造了“一箭三星”的奇迹。这一新成就,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④1985年,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到1996年,11年中,研制出8种型号;1997年9月,又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至此,我国的火箭发射范围覆盖了低轨道、中高轨道、高轨道等太空轨道。低轨道运载能力从3.5吨到9.2吨,高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到4吨。“长征3号乙”火箭发射成功后,高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长征”火箭,已经可以发射世界主要卫星厂商生产的不同轨道、不同重量的卫星,成功地为国外用户发射了十余颗卫星,与用户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⑤1997年9月1日22时,“长征2号丙”改进型火箭,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铱星”模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种火箭共有3级,全长约40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为213吨。它是在“长二丙”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分配器。改进后的火箭运载能力增大,结构和性能实施了调整,并成功地运用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卫星整流罩技术。

              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先进,发射成功率高,入轨程度高,具有极高的信誉。因此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1) 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 从材料【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

                                                                                      

              (3) 材料【C】中第①段加下划线的“之一”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 结合三则材料,简要阐述“长征精神”的内涵。

                                                                                       

            • 9.

              【甲】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在巴西,人们看到的绿色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只要气候适宜,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

                  巴西各大城市的楼房常见绿色荡漾,青草在微风中摇曳,原来外墙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生物砖”。墙面平时适当喷水,就可以常年碧绿,隔热隔音,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居住区的空气。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法律规定,没有绿化设计的项目不得施工;有绿化设计的施工项目完工后,地面上有裸土的不予验收。因此,房屋落成之日,草坪、花坛、绿篱亦同时建成交工。每10栋左右公寓楼组成一个“方街”,即住宅小区。它由一条大绿色植物带环围(其中包括四季常青的灌木墙、小花园和草坪),起着过滤空气、阻止噪音的作用。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1990年巴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市又被联合国命名为“生态之都”。该市人口虽然从战后的50万猛增到150万人,人均绿地面积却从0.5平方米增加到54平方米。市民将建筑围墙的精力用在绿化上,营造了重重“绿墙”。

              (选自《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

                  【乙】“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边去屋里取来一卷米尺。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选自《一双手》)

              (1) 下面四个选项是对甲、乙两文的理解,请你选出错误的一项【   】

              A.甲文中“该市人口虽然从战后的50万猛增到150万人,人均绿地面积却从0.5平方米增加到54平方米”通过一组对比性的数字说明该市在绿化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B.这是一双奇特的手,因为它不但外形奇特,而且创造的价值也很奇特。

              C.巴西利亚1987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因为它历史悠久,有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绿化突出,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D.乙文中“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的一系列数据充分说明了张迎善的手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2) 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为什么首推巴西的“植物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提到“巴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市又被联合国命名为‘生态之都’”,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说句中的“生态”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用对联的形式,以“绿”为主题拟一条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