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古诗《望岳》回答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  诗中的“曾”、“凌”各是什么意思?请作答。

              ②  .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

            • 2.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① 诗中的“龙钟”、“凭”是什么意思?请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根据作者在本诗表达的情感,设想他如果 “有纸笔”,他主要会写什么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I.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对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首都是元曲作品,都描写了老树的形象;都写尽秋意,却找不到一个“秋”字。
              B.《天净沙秋》最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暮色中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色彩明丽,为萧瑟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
              C.《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全篇采用静景描写,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感人。

              D.两首元曲用词精炼。《天净沙秋》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情怀。

              II.阅读选文,完成下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①?”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②,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捕鼠》)

              【注释】①盍去诸:何不把它赶走呢?②垣墉:墙壁。

              (1)下列选项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子患之          何陋之有?   《陋室铭》  
              B.以为顺流下矣        以为神。    《黔之驴》
              C.善捕鼠及鸡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善鼓琴》
              D.弗食鸡则已耳    但手熟耳。  《卖油翁》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

              (4)请结合甲乙两位内容,谈谈两则故事共同给我们什么启发。

            • 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一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此诗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借“夜郎西”寄托对好友的思念。

              C.《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D.《天净沙·秋思》语言精练,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副生动的图景。
            • 6.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这首词表达了边关将士什么样的矛盾心理?
              (2) 描绘词中画线句所表现的画面。
            • 7.

              阅读《己亥杂诗》(龚自珍),回答下列各题题。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表达了诗人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B.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
              C.表达了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心系国家人民。
              D.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 8.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面对《游山西村》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现在作为成语富有生活哲理。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会生出许多希望。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写如果有机会要“闲乘月”“夜叩门”,但说得不肯定,说明再也没有希望了。
              D.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虽是写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形成鲜明的对比。
            • 9.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义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10.

               病房里的睡莲

              ①亲属探病的时间刚过,同病房的宁波大婶和胖阿嫂还沉浸在方才亲人团聚的欢欣中,互相夸赞着对方的小辈如何如何的好……

              ②病房的墙壁是浅绿色的,在月光里,像一泓幽深的清水潭,水面是那么的清冷寂静,没有一丝波纹。病中长长的夜呀,可真难挨过。

              ③忽然,走廊中一阵喧哗,又进来一个新病人。我看她昏沉沉地躺着,手腕上还吊着输液针管,有一头白霜似的头发。

              ④“护士阿姨,我是来陪夜的。”这声音像清风一般甜润,吸引了我的视线:一张小姑娘笑眯眯的脸,衬在清水潭般的绿墙上,像刚刚盛开的一朵白睡莲,闪闪的眼睛是噙在花瓣上两颗晶莹的露珠。看样子不过十二三岁,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

              ⑤“姑姑,这是您的水瓶吗?我替您打热水去。”清风一般甜润的声音把我唤醒了,天已大亮。那白睡莲般的小姑娘笑眯眯地站在我床边呢。

              ⑥“哦,那太麻烦你了。”

              ⑦“不要紧的,我顺便的呀。”说着,她把宁波大婶和胖阿嫂的水瓶都带走了。露珠般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她走了。

              ⑧不知怎么,这一天我只盼着天黑,白发老人仍旧昏睡着,白睡莲般的小姑娘还会来陪夜的。我原来在盼她!

              ⑨“护士阿姨,我是来陪夜的。”她来了!可是声音变了,很轻很细,像悄然飘洒的春雨。我连忙抬头看,同样十二三岁的年龄,同样围着红领巾,却换了一张脸:尖尖的下巴,眼睛像新月一样细细弯弯的,像一朵含苞的新莲。

              ⑩“护士阿姨,我是来陪夜的。”第三天晚上,病房门外亮起的声音又变了,像百灵鸟一般快乐,                                                 。哦,这回可是朵顶呱呱的红睡莲啦!这位白发老人不知从哪儿修来的这么多好孙女儿,连我们大伙都跟着享享儿女福了。 

              ⑪又是一个欢乐的早晨。“红睡莲”跳跳蹦蹦地替我们打水、扫地…… 

              ⑫中午,白发老人醒了,病房的人都夸她的孙女好。白发老人轻轻叹口气,笑了。她说:“我可没那个福气。儿子在外地工作,老婆子一个人。那三个闺女是一幢楼里的邻居,平日全靠她们相帮买盐买米倒垃圾呢。”

              ⑬是什么在我寂寞已久了的心房中轻轻地、暖暖地攒动着?是甜润的清风?是细柔的春雨?还是欢乐的百灵鸟?

              ⑭阳光洒在病房的绿墙上,清冷寂静的清水潭变得波光潋滟起来。水面上绽开了那么多睡莲,白的,红的,一朵朵都像姑娘可爱的笑容,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许许多多的亲人,仿佛她们不曾离开过我。

              ⑮一朵美丽的睡莲,在我心中悄悄地绽开了……

              (1) 阅读全文,梳理“我”的心境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

              长夜难挨的寂寞→            →             →被“睡莲”深深感动

              (2) 第②段描写的“月下病房”与⑭段描写的“阳光下病房”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同一处地方给“我”带来如此不同的感觉?请结合文意简析。
              (3) 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⑩段横线上补写出对“红睡莲”的肖像描写。
              (4)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5) 假设你是一位新闻记者,在听文中的“我”讲述了三个女孩的事迹后决定写一则新闻稿,请你先拟出这则新闻稿的标题。
              (6) 假设文中的三个女孩被评为社区里的“最美邻居”,请你为她们写一则颁奖词。50字左右。
              (7) 积累链接:古代圣贤推崇博爱思想,《礼记》里说“             ,不独子其子”,孟子也说“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文中三个女孩的行为就是对我国传统美德的传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