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②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1) “惊起沙禽掠岸飞”中的“掠”好在哪里?请简要说明。

                                                                                            

              (2) 发挥想象,用恰当的语言描绘上阕中“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所展示的画面。
            •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这首诗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         ,“杨花”与子规的啼声合起来便有了         的气氛。 (2) 请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3.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

              (1)愿为鞍马(       )       (2)万里赴戎机(    )

              (3)我旧时裳(       )       (4)出门看火伴(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 对木兰辞官这一情节,你是怎么看的?

                                                                                             

                                                                                                                                                                         

              (4) 豫剧《花木兰》中有这样的唱词:“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男。”除了本文的花木兰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文学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女英雄?试列举出两例。
            • 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请根据提示,从视觉角度变化描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画面。

              我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                              。我又俯视庭院,                                                         

              (2)下片中的“离愁”指什么?词人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2) 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 6.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
            • 7.

              (甲)柳宗元传

                ①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

                ②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内禁近,与计事,擢礼部员外郎,欲大进用。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

                ③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④柳人以男女质钱,过期不赎,则没为奴婢。宗元设方计,悉赎归之。尤贫者,令书庸,视直足相当,还其质。已没者,出己钱助赎。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选自《新唐书·柳宗元传》有删节


              (乙)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①博学宏辞科: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②内禁:皇宫。③窜斥:贬逐。④荒疠(lì):指南蛮瘴疠之地。⑤堙(yīn)厄感郁:遭遇困境,感伤抑郁。⑥大人:指母亲大人。⑦庸:雇佣的文书。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得政(  )  (2)读者悲恻( ) (3)数千里从宗元游( )        

              (2) 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播 非 人 所 居 而 禹 锡 亲 在 堂 吾 不 忍 其 穷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

              (4) (甲)文第④段中,柳宗元在柳州为民办了哪件实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 (乙)诗首句的“       ”字最能体现柳宗元当时的心情。作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寄寓诗中,正如(甲)文第②段中所说的“                  ”。 (6) 综合(甲)(乙)两篇诗文,说说诗人明明面对的是春天,为什么会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 8.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 和_______。 (2)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 9.

              (材料一)  画 眉  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林间自在啼。

              (材料二)养鸟有道

              □郑板桥

              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zhōu jiū),如《云门》、《咸池》之奏;(b)披衣而起,见(1)扬翚振彩②,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2)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注释】①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②扬翚(huì)振彩:扇动五彩翅膀。



              (1) 将材料二中加横线的句子用两个逗号断开。

              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2) 文言文中“之”、“其”、“而”、“以”这样的词语很多,请你选择两个分别填入材料二的(1)(2)处,使文句通顺。

              (1)        。(2)         

              (3) 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线的“及”的意思。

                  ①             。②            

              (4) 请你在材料一中选择恰当的诗句对材料二的主题进行概括。

                                                        

              (5) 从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生活的追求,他们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6) 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的志趣与居室环境格调的和谐,请你举出一个这 样的例子。

                                                                             

            • 10.

                                                                                              就算站在谷底,我也能与你并肩 

              (1)表哥大学同宿舍的哥们儿聚会,我被邀请列席。临去前,我特地温习了下诸室友的现状:六个人,有报社中层,有移民美国的,有留校当了副教授的……就是最小的小六子,情况不太妙,他因为老妈有精神病需要照顾,毕业后直接回了云南老家,开始时在乡政府上班,后来不堪忍受挤兑,转去镇上的初中学校当了老师。 

              (2)我和表哥是最早到饭店的,很快,一桌人都到齐了。大家聊得很欢,我偷偷观察小六子,他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拘谨落魄,虽然衣着朴实老气,人也黑瘦,但情绪饱满,谈笑风生,比从美国回来的大牛还会讲段子,讲他们学校怎么在后院养猪,讲他怎么带着学生们去大山里宿营,讲他因为给乡长写的讲话稿太有文化而被骂得狗血喷头……他说话又快又风趣,我们都笑得缓不过气来。 

              (3)表哥偷偷给我递眼神,意思是,看吧,没你想得那么严重。我摇头,心说还没到打击人的时候呢。  

              (4)果然,酒过两轮,哥几个开始大谈各自的风光。美国的讲国外见闻,副教授讲手上的课题项目,报社中层讲跟名流的交往……只有小六子的话渐渐少了。我敏感的小神经绷了起来。正揪着心,大牛谈到了去曼哈顿参加某个著名的摄影展,这时小六子插嘴了,你去的哪届啊?大牛说,前年,十届吧。小六子咧开大嘴,哎呀没缘分呐,我八届、十一届都去了。     

              (5)众人都被惊到了:你小子!你怎么去的啊? 

              (6)小六子笑道,我有片子参展,他们邀请我去的,要不我个穷鬼怎么去得起!     

              (7)你什么片子?大家都来了兴致。他们大学都是摄影社团的,说起这事两眼放光。 

              (8)小六子笑嘻嘻地拿出手机,扒拉他那些获过奖的、参过展的、卖过高价的片子给我们看。 

              (9)我纵是外行,看到那些片子也不禁赞叹。更意外的是,其中一张我还用来做过电脑桌面。表哥他们更是惊叹,人家获的奖,都是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 

              (10)没想到这家伙还真有一手,话题马上就往深处走了。小六子说,虽然回了老家,但他一直没放弃摄影,他们当地有独特的风景和民俗,他有空就去拍,到了寒暑假就往大山里跑,拍了好片子就发在网上,慢慢地,就有杂志找他约稿了,熟识的编辑还把他推荐给国外的图片机构。赚了钱,他就更新设备,买国外的摄影工具书看,这么一来二去,竟然就成事儿了。 

              (11)“不容易。”小六子说,“在山里一天走几十里路,一双新鞋走两趟就废了,有时两天吃一顿饭,胃都饿出毛病了。还得坚持学英语,研究新技术新设备,这十几年没一天放下过这事。”酒劲上来,小六子还是笑着,眼睛却红了,“我人掉山沟里了,心可没掉下来。我生怕将来有一天见着哥哥们,请客请不起,陪聊也陪不了……” 

              (12)老大眼睛红了:“小六子,了不起!”我们都跟着点头。 

              (13)确实了不起。人往上走时,节节攀高很容易,但有几个人在掉到谷底后,还能重新生根发芽,稳扎稳打,奋力攀上山顶呢? 

              (14)这顿饭局所展现的场面令在场的人都感觉有些意外,这就是人生的奇妙之处吧:不管局面多么不利,你总可以找到一种方式奔向属于你的成功,关键看你的心有没有掉下来。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10段:“果然,酒过两轮,哥几个开始大谈各自的风光。”加点词语“果然”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六子说的:我人掉山沟里了,心可没掉下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笔下的小六子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标题“就算站在谷底,也能与你并肩”具有怎样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