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不少国际奢侈品企业感觉到业绩的压力。但是,据权威机构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面对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消费品表现出的强劲消费力,国际奢侈品生产者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这(  )
              ①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不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②启示我国要引导消费者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
              ③启示我国应加强宏观调控,抑制人们的奢侈品消费
              ④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云南省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审议并原则同意《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是贯彻落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与云南省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举措。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把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特别是要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向科学适度有序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向多元发展转变、环境治理向制度化法治化转变。

              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2016年我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新技术的运用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依托,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精准扶贫,既要物质上脱困,更要在精神上扶志,要“富口袋与富脑袋”齐头并进。扶贫扶志,说到底就是补齐文化短板,缩小地区之间公共文化的差距,让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跟上。对此,云南省2016年出台了《关于文化扶贫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下大力气推进贫困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用文化的力量助推脱贫。实现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方案》要求:各级党委、国家机关、人民政协及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务必形成联动机制。既要注重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文化精准扶贫规划,又要大力推进“文化+”行动,引领文化扶贫新引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省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2)结合材料二,从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角度,说明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如何贯彻方案的要求?

            • 3. 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但不拥有该商品的所有权。具有这种特点的消费是(  )
              A.钱货两清消费
              B.租赁消费
              C.贷款消费
              D.合理消费
            • 4.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有一群人,每逢闲暇时间,就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者夜校学习,他们称之为“充电”。这种消费属于(  )
              A.享受资料消费
              B.贷款消费
              C.生存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 5. 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我国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近几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各地政府充分利用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乡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过去政府采取的措施对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有何作用?
            • 6. 下表是我市20 1 5年1-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项目 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
              人均现金收入
              消费者
              价格指数
              增长幅度(%) 6.4 4.7 8.8 11.5 3.1
              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农村人均现金收入
              ②上半年我市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总体有所增强
              ③我市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
              ④我市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 材料一:专家预测,随着经济发展,到2020年中国10%~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部分城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城市 纯电动补贴政策/辆
              北京 中央补贴:6万  地方补贴:最高6万  可获最高补贴:12万
              广州 中央补贴:6万  地方补贴:最高1万  可获最高补贴:7万
              上海 中央补贴:4万  地方补贴:最高6万  可获最高补贴:10万
              【注】①乘用车,包括小汽车、微型客车和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
              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汽车生产企业给予补贴。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专家预测未来新能源汽车销售将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
                  材料二:为了解纯电动出租车在北京市郊区试运营的情况,同学们对运营商、司机、乘客进行了采访。以下是被采访者的观点:
              ●运营商:纯电动出租车不含电池每辆18.2万元,电池6.2万元,电池的寿命是4年左右,尽管有政府补助12万元,但总投资比售价7万元左右的燃油车成本还是高出很多。
              ●司机:这种车充一次电最多能跑160千米,出租车启动停车频繁,实际只能跑90千米左右。而且,出租车只能在城区内近距离活动,跑远途就力不从心了。
              ●乘客:这种车比原来的便宜,起步价5元,超出3千米后的单价是每千米1.5元,比普通燃油出租车价格稍低点。最让人满意的是:没有燃油车的那股呛人的气味,感觉比较干净;这种车也比较安静,起步和行驶都没有多少噪音,感觉挺舒服的。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纯电动出租车的发展提2条建议。
              ①建议1:
              ②建议2: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材料一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快速增长,但出生率的下降,使婴幼儿与青少年的消费市场缩小,经济发展面临消费需求不足,老龄化日趋严重,挑战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力。计划生育也过快地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用工荒问题凸显,劳动力老龄化影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进而影响生产率水平,降低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材料二  河南省老年人口1300多万,占总人口的13.8%.近年来,我省着力实施“文化养老”工程:加快老年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建设,建成老年活动中心6.8万多个,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政府兴办的旅游景点对老年人免费开放,打造一批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戏剧、电影、电视作品;组织开展全省“敬老文明号”创建和宣传活动,积极引导23万注册志愿者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建设基层老年文体组织,全省近60%的村和90%的社区都有舞蹈队、秧歌队等老年文艺团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和“劳动与就业”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分析我省是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
            • 9. 材料一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放开两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国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相比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等国,这些变化包括生育率超低,以及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突出、年轻人口占比过低等。

              注:如图中两国左半边表示男性,右半边表示女性。底部的数字单位为千万,中间数字表示年龄段。
              材料二
              俗话说“丈章因时而著,欢策因时而易”。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牛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处于动态调登的“进行时”。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材料一和图表判断A、B哪个国家可能是中国?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普通二孩”政策将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动态调整的合理性。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材料二 居民的消费热情:
              国外的高品质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国内消费却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企业在面对国内和国际客户时采取了双重标准。以备受中国游客追捧的日本“一目惚”大米为例,实为辽宁盘锦出口。然而,“一目惚”大米按照日本标准进行种植和管理,有机栽培,人工灭虫,不会喷洒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农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从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谈谈我国如何把居民的消费热情留在国内。
              材料三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3)根据材料三,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