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望 岳

              杜 甫

              (1) 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阴 阳  割  昏  晓。

              (2) 解释词语

              ① 岱宗:              ②青: ③造化:

              ④钟: ⑤曾: ⑥眦:

              (3) “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 3.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知道。

              (1) 分析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2) 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

              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花。

              (1)下面五个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菊花在露凝霜结、百花摇落时含苞吐蕊,被视为孤标高洁的象征,自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吟唱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后,菊花就成了闲适隐逸的代名词,也就有了“隐菊”这一雅称。

              B、本诗中的“菊”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菊”意象不同,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C、我们还学过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了春天梨花怒放的盛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D、从格律上来看,古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在唐朝达到顶峰,分为律诗和绝句,我们文中的诗属于五言律诗。

              E、岑参与高适、王昌龄都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孟浩然、陶渊明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田园诗人。


              (2)结合全诗,赏析“遥怜故园菊”中的“遥”和“怜”字的妙处。

            • 5.
              武陵春①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②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③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④春尚好,也拟⑤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⑥,载不动许多愁。【注】①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武陵春,词牌名。②[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③[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是当时的风景区。⑤[拟]打算。⑥[舴艋舟]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船。
              (1) 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 )
              A.化简为繁,化有形为无形,写出了词人哀愁的数量之多。
              B.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词人哀愁的分量之重。
              C.词人内心沉重,舴艋舟又太小,确实是“载不动”。
              D.词人内心苦闷,双溪又太遥远,“载不动”是一种借口。
            • 6.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有什么作用?

              草树、杨花、榆荚;通过景物描写,写出百花争艳的场景,体现暮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2) 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历代传诵。请从手法和情感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 7.

              咸阳①城西楼晚眺

              许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③。
              溪云初起日沉阁④,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⑤夕,蝉鸣黄叶汉宫⑥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咸阳:为秦代都城,位于陕西。中国著名古都之一。②许浑:晚唐诗人。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行将灭亡之时。③汀洲:长江中的小洲。④阁:指咸阳城西楼附近的慈福寺。⑤秦苑:古秦国官苑。⑥汉宫:汉代宫殿。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愁”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时的愁肠忧情,而后面五句诗所写之景都是触发诗人此种情绪的原因。

              B.诗人因所处位置较高,杨柳、汀洲、溪云、夕阳、楼阁、山雨、鸟雀、秦苑、黄叶、汉宫等景致纷至沓来,一一映入眼帘。

              C.颔联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摩,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性勾画。

              D.尾联是诗人感慨之词,是说行人不要素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秦汉旧地如今只剩下由西向东的渭水了。
            • 8.

              阅读韩愈《晚春》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 10.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夜。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
            0/40

            进入组卷